您的位置:台灣網-人物

臺商陳永俊與他的大陸員工夥伴

2009-05-08 15:32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方翼

  每天早上開啟店門之後,廈門“陳經理的店”——典藏生活館的員工楊顯艷,都會在店裏供奉的關公像前上三炷香,“老大的店生意越來越好”。

  在這個充滿了藝術生活氣息的店裏,楊顯艷已經工作了3年多。她説:“這是我高中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會是最後一份。”

  楊顯艷口中的“老大”,是“陳經理的店”的總經理——臺商陳永俊。他生在金門,事業起步在臺灣本島,卻在大陸尋找到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新天地。

  1985年,在臺灣念完設計專業後,陳永俊開始從事家庭設計、裝潢工作,喜歡自由隨性,開了第一家屬於自己的家居生活館。到2000年,臺灣家居市場已進入平穩狀態,不甘於穩定的陳永俊開始進軍大陸市場。 

  經過9年發展,現在“陳經理的店”在廈門已有3家分店。他還在東坪山買下30畝地,種滿香草、茉莉、熏衣草、千日紅、萬壽菊、雞冠花。他説:“希望有朝一日,漫山遍野的鮮花,能讓廈門這座城市更加美麗。”

  “業務不忙的時候,我會到香草園靜靜地坐著,在搖椅上飄蕩,什麼也不想,就看著花草藍天,覺得人生一大樂事莫過於此。”陳永俊平靜地説。

  他淡然的心態,被充分體現在員工管理藝術中。

  “我要我的員工都能成長起來,不僅僅是優秀的營業員,更要具備管理者素質和氣質,並最終成為管理者。”陳永俊首先給了他的員工自信。在他的店裏,所有的員工都叫“高級營業員”,而不是“店員”。

  來自寧德邊遠山區的李小斌,現在負責著“陳經理的店”的一家分店,帶著由他分管的員工。“我現在的事業發展,是因為有了老大無私的扶持。”

  回憶起過去,李小斌不敢相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9年前,李小斌還是個愛説粗話、愛欺負女孩子的十六七歲調皮少年。

  可是“淘氣的孩子往往也是聰明的”,陳永俊認定小斌在創意方面有潛質,“家居館的産品設計、包裝等都需要創意,我相信我能改變他”。

  除了每日正常上班時的溝通、傳授營業技能、家居創意之外,陳永俊還帶著他的員工一起學習、看書。企業管理、古董收藏、園藝花草等,都是他們共同學習的領域。

  “我也是從普通員工幹起來的,我知道他們心裏想些什麼,把我所知道的全部教給他們,自己也從中獲得成就感。”陳永俊説。

  9年間,小斌從一個桀驁不馴的小夥,變成了陳永俊的合夥人。

  現在,楊顯艷也憧憬著不久之後,能擁有一家自己和老闆合夥的店,“把家居館的事業進行到底”。

  所謂“合夥”,是陳永俊和員工共同出資辦店。“老大支援我們創業,但我們資金有限,他就用‘合夥’的方式在創業之初幫助我們。”李小斌説。

  “一旦他們成熟了,我就會退股,讓他們單飛,成為真正的‘一家之主’。”陳永俊表示。

  “從什麼都不懂,到慢慢愛上家居生活行業,老大在我們每名員工的職業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楊顯艷説。

  陳永俊的員工説,遇到困難時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父母親人,而是陳永俊。

  到大陸創業9年來,陳永俊從來沒有欠過員工一分錢,還經常拿出錢物解決員工一時之急。誰遇到不順心的事、誰家裏有人生病需要錢、誰要辦婚事資金不夠、誰想獨立創業需要投資……陳永俊總是能在第一時間“雪中送炭”。

  “我所有的店舖,從沒有專設過收銀員,每一位員工都可以有現金抽屜的鑰匙。”陳永俊説,這樣的信任,來自他和員工之間的“以誠相待”。店舖每日結算,現金金額從未差過分毫。

  “去年512大地震發生之後第二天,老大就發動所有員工一起捐款。我們每個員工都捐了1000元。”來自四川樂山的楊顯艷説到這件事,眼眶有點濕潤。

  “我的員工,就是我的兄弟姐妹。我希望能和他們一起去開拓福建以外的市場,在每一個城市留下奮鬥的足跡。”陳永俊將要在河南洛陽開闢新的店舖,而他的員工,是他最得力的開拓力量和資本。

  採訪的時候,“陳經理的店”裏,始終回蕩著悠揚的曲子,和店裏可愛的小熊玩具、精緻的梳粧盒、典雅的傢具一起,融成和諧的一體。陳永俊精心挑選了這些曲子,“我希望我的兄弟姐妹們,每天如同在家裏一樣,享受工作,沒有憂慮。”(記者 任沁沁 李慧穎)
臺生沈志升的大陸生活:我們是兩岸的咖啡匙2009年05月07日 10:56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沈志升往苦澀的咖啡中,依次加入牛奶和方糖,然後輕輕握著銀色的小湯匙,繞著杯壁緩緩轉動,咖啡的濃香慢慢地溢出來。

  “我們臺生就像這小小的咖啡匙子,調和著苦甜,讓咖啡更加醇香。”這位福建農林大學的臺灣學生喝著咖啡,輕輕説道。

  福建農林大學從2002年開始面向港澳臺招生,至今一共有4名臺生。第一批兩名學生已于去年畢業,旅遊管理專業的臺生去了其父在上海辦的旅遊公司,現在主要做兩岸旅遊業務;動物科學專業的臺生,則去了他父母在莆田開的養豬場,從事生豬養殖。

  “很多臺生都是隨著父輩到大陸創業而到大陸生活,最終決定在此學習、生根發芽。”福建農林大學海外學院辦公室主任陳輝説。 

  坐在記者面前的沈志升,是福建農林大學第二批兩名臺生中的一位。短髮、格子襯衣、白色卡其褲,乾淨隨和,卻也有幾分不羈。

  “兩位學長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我比較天馬行空。走一步算一步,但每一步都認真走。”沈志升的父母在上海做物流業務,但他選擇的專業卻是城市規劃而不是物流。“我想獨立地闖蕩一下,也尊重自己的興趣愛好。”

  沈志升接受大陸教育已有7年時間,初中在臺北就讀,初中畢業後,隨父母到了大陸。上海是他親密接觸大陸的第一個城市。

  “哇,原來大陸也這麼漂亮、乾淨、現代化,和想像中的‘窮鄉僻壤’完全不相干。”這是沈志升對大陸的第一個感覺。

  隨後,他在蘇州的一所中學上了高中。“第一次到學校,便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因為我不知道雷鋒。”沈志升立刻上網查詢了有關雷鋒的所有資料,“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精神。”沈志生説他理解了同學們“嘲笑”自己的原因。他希望正在拍攝的電視劇《雷鋒》,能真實還原出雷鋒形象,還希望臺灣的年輕一代也能通過熒屏了解雷鋒。

  因為父親要求“低調、不張揚”,沈志升過去在學校一直避免和同學談臺灣問題。不過,現在他開始和同學一起討論臺灣政事。在一些敏感的問題上,他們能在辯論中達成共識。

  沈志升普通話説得很流利標準。他在大一和大三分別參加了兩屆福建省高校港澳臺學生普通話比賽,獲得大賽鼓勵獎,作品《一水兩岸共源流》入選了優秀作品集。

  大學期間,沈志升一直很節省,“每個月只花300元到350元。”他説,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父母親從小給他灌輸的理念。

  一個小時的採訪時間過去了,杯中的咖啡已經見底,小匙子依然在手,沈志升説:“味道很好,搭配得宜。”

  “我喜歡臺北的101,也喜歡北京的紫禁城,希望以後能設計出既時尚,又帶有古典韻味的建築。”沈志升看著窗外,目光明亮,陽光透過榕樹茂密的葉子,照在他年輕的臉龐上。(記者任沁沁 胡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