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管理暫行規定(2003.09.04)
(人事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令第2號)
《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管理暫行規定》已經人事部部務會議、商務部部務會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佈,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人事部部長 張柏林
商務部部長 呂福源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 王眾孚
2003年9月4日
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管理,維護人才市場秩序,促進人才市場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是指外國開展人才仲介服務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與中國開展人才仲介服務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依法合資成立的人才仲介機構。
第三條 開展人才仲介服務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從事人才仲介服務活動,必須與中國開展人才仲介服務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合資經營,設立專門的人才仲介機構。
不得設立外商獨資人才仲介機構。
外國企業常駐中國代表機構和在中國成立的商會等組織不得在中國境內從事人才仲介服務。
第四條 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不得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
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正當經營活動和合法權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保護。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商務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審批、登記、管理和監督工作。
第二章 設立與登記
第六條 申請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申請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中方投資者應當是成立3年以上的人才仲介機構,外方出資者也應當是從事3年以上人才仲介服務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合資各方具有良好的信譽;
(二)有健全的組織機構;有熟悉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的人員,其中必須有5名以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取得人才仲介服務資格證書的專職人員;
(三)有與其申請的業務相適應的固定場所、資金和辦公設施,註冊資本金不少於30萬美元,其中外方合資者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25%,中方合資者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51%;
(四)有健全可行的機構章程、管理制度、工作規則,有明確的業務範圍;
(五)能夠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 申請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應當由擬設立機構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審批,並報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備案。
第八條 申請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應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提供下列材料:
(一)書面申請及可行性報告;
(二)合資各方簽訂的協議與章程;
(三)合資各方開展人才仲介服務3年以上的資質證明;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五)法律、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上述所列的申請材料凡是用外文書寫的,應當附有中文譯本。
第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在接到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申請後,應當在30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審批同意的,頒發《人才仲介服務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並向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備案;不同意的,應該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説明理由。
第十條 申請者自獲得許可證之日起30日內,依法向商務部門辦理批准手續。自批准證書籤發之日起30日內,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手續。
第三章 經營範圍與管理
第十一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根據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資金、人員和管理水準情況,在下列業務範圍內,核準其開展一項或多項業務:
(一)人才供求資訊的收集、整理、儲存、發佈和諮詢服務;
(二)人才推薦;
(三)人才招聘;
(四)人才測評;
(五)中國境內的人才培訓;
(六)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有關業務。
第十二條 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必須遵循自願、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行業道德,在核準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不得採用不正當競爭手段。
第十三條 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招聘人才出境,應當按照中國政府有關規定辦理手續。其中,不得招聘下列人才出境:
(一)正在承擔國家、省級重點工程、科研項目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未經單位或主管部門同意的;
(二)在職國家公務員;
(三)由國家統一派出而又未滿輪換年限的支援西部開發的人員;
(四)在崗的涉密人員和離崗脫密期未滿的涉密人員;
(五)有違法嫌疑正在依法接受審查尚未結案的人員;
(六)法律、法規規定暫時不能流動的其他特殊崗位的人員或者需經批准方可出境的人員。
第十四條 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設立分支機構,增加或者減少註冊資本、股份轉讓、股東變更,必須經原審批機關批准,並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
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變更機構名稱、法定代表人和經營場所,經工商登記機關變更登記後,應在30日內,向原審批機關辦理相關事項變更備案,換領有關批准文件。
第十五條 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依法指導、檢查和監督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日常管理和業務開展情況。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對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實行許可證年檢制度。年檢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制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應當將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年檢結果報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
第四章 罰則
第十六條 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不按照規定接受許可證年檢的,提供虛假資訊或者採取其他手段欺騙用人單位和應聘人員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警告,並可處以10000元人民幣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3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人民幣。
第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未經批准擅自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範圍從事經營活動的,按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和有關規定進行處罰。採用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十八條 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在審批和管理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工作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侵犯單位、個人和合資各方合法權益的,按照管理許可權,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九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內地設立合資人才仲介機構以及臺灣地區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大陸設立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 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在中國境內從事涉及外籍人員業務活動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由人事部、商務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來源:中國法院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