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工商稅務

人才市場管理規定(2001.09.11)

2005-12-05 14:28     來源:     編輯:system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

(第1號)

  《人才市場管理規定》已經人事部部務會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佈,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人事部部長 張學忠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 王眾孚
二00一年九月十一日

人才市場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建立和完善機制健全、運作規範、服務週到、指導監督有力的人才市場體系,優化人才資源配置,規範人才市場活動,維護人才、用人單位和人才仲介服務機構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的人才市場管理,是指對人才仲介服務機構從事人才仲介服務、用人單位招聘和個人應聘以及與之相關活動的管理。
  人才市場服務的對像是指各類用人單位和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取得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以及其他從事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的人員。

  第三條 人才市場活動應當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實行單位自主用人,個人自主擇業。

  第四條 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是人才市場的綜合管理部門,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職責範圍內依法監督管理人才市場。


第二章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

 

  第五條 本規定所稱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是指為用人單位和人才提供仲介服務及其他相關服務的專營或兼營的組織。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的設置應當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人才市場發展的要求,統籌規劃,合理佈局。

  第六條 設立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開展人才仲介業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註冊資本(金)不得少於10萬元;
  (二)有5名以上大專以上學歷、取得人才仲介服務資格證書的專職工作人員;
  (三)有健全可行的工作章程和制度;
  (四)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五)具備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 設立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應當以書面形式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按本規定第六條的要求提交有關證明材料。其中設立固定人才交流場所的,須作專門的説明。
  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不得設立人才仲介服務機構。

  第八條 設立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應當依據管理許可權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審批機關)審批。
  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及其直屬在京事業單位和在京中央直管企業、全國性社團申請設立人才仲介服務機構,由人事部審批。中央在地方所屬單位申請設立人才仲介服務機構,由所在地的省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審批。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設立分支機構的,應當在徵得原審批機關的書面同意後,由分支機構所在地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審批。

  第九條 審批機關應當在接到設立人才仲介服務機構申請報告之日起30日內審核完畢。批准同意的,發給《人才仲介服務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不同意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説明理由。

  第十條 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專營或兼營人才資訊網路仲介服務的,必須申領許可證。

  第十一條 開展人才仲介或者相關業務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從事人才仲介服務活動的,必須與中國的人才仲介服務機構合資經營。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應當符合國家中外合資企業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擬設機構所在地省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審批,並報人事部備案同意後,頒發許可證,同時按有關規定辦理其他手續。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的投資者在中國大陸設立合資人才仲介機構,參照前款執行。

  第十二條 經批准獲得許可證的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屬事業單位的到機構編制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屬企業的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註冊手續。
  其中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註冊的,其機構名稱應當在申領許可證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預先核準。

  第十三條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人才供求資訊的收集、整理、儲存、發佈和諮詢服務;
  (二)人才資訊網路服務;
  (三)人才推薦;
  (四)人才招聘;
  (五)人才培訓;
  (六)人才測評;
  (七)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有關業務。
  審批機關可以根據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所在地區或行業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及人才仲介服務機構自身的設備條件、人員和管理情況等,批准其開展一項或多項業務。

  第十四條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應當依法開展經營業務活動,不得超越許可證核準的業務範圍經營;不得採取不正當競爭手段從事仲介活動;不得提供虛假資訊或作虛假承諾。

  第十五條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應當公開服務內容和工作程式,公佈收費項目和標準。收費項目和標準,應當符合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

  第十六條 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對人才仲介服務機構實行許可證年檢制度。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應當按照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的要求提交年度檢驗報告書及相關材料。

  第十七條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有改變名稱、住所、經營範圍、法定代表人以及停業、終止等情形的,應當按原審批程式辦理變更或者登出登記手續。

  第十八條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可以建立行業組織,協調行業內部活動,促進公平競爭,提高服務品質,規範職業道德,維護行業成員的合法權益。


第三章 人事代理

 

  第十九條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可在規定業務範圍內接受用人單位和個人委託,從事各類人事代理服務。

  第二十條 開展以下人事代理業務必須經過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的授權。
  (一) 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
  (二) 因私出國政審;
  (三) 在規定的範圍內申報或組織評審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四) 轉正定級和工齡核定;
  (五) 大中專畢業生接收手續;
  (六) 其他需經授權的人事代理事項。

  第二十一條 人事代理方式可由單位集體委託代理,也可由個人委託代理;可多項委託代理,也可單項委託代理;可單位全員委託代理,也可部分人員委託代理。

  第二十二條 單位辦理委託人事代理,須向代理機構提交有效證件以及委託書,確定委託代理項目。經代理機構審定後,由代理機構與委託單位簽定人事代理合同書,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立人事代理關係。
  個人委託辦理人事代理,根據委託者的不同情況,須向代理機構提交有關證件複印件以及與代理有關的證明材料。經代理機構審定後,由代理機構與個人簽訂人事代理合同書,確立人事代理關係。


第四章 招聘與應聘

 

  第二十三條 舉辦人才交流會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經縣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其中舉辦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的人才交流會,須經所在地省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舉辦名稱冠以"中國"、"全國"等稱謂的人才交流會以及跨地區或者面向全國組織招聘單位的人才交流會,必須經人事部批准。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人才交流會。

  第二十四條 人才交流會應當由具備國家和當地政府規定條件的人才仲介服務機構舉辦。舉辦者應當對參加人才交流會的招聘單位進行資格審查,對招聘中的各項活動進行管理。

  第二十五條 用人單位可以通過委託人才仲介服務機構、參加人才交流會、在公共媒體和網際網路發佈資訊以及其他合法方式招聘人才。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公開招聘人才,應當出具有關部門批准其設立的文件或營業執照(副本),並如實公佈擬聘用人員的數量、崗位和條件。
  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時,不得以民族、宗教信仰為由拒絕聘用或者提高聘用標準;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工作的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招聘婦女或提高對婦女的招聘條件。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招聘人才,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不得有欺詐行為或採取其他方式謀取非法利益。

  第二十八條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通過各種形式、在各種媒體(含網際網路)為用人單位發佈人才招聘廣告,不得超出許可業務範圍。廣告發佈者不得為超出許可業務範圍或無許可證的仲介服務機構發佈人才招聘廣告。

  第二十九條 用人單位不得招聘下列人員:
  (一)正在承擔國家、省重點工程、科研項目的技術和管理的主要人員,未經單位或主管部門同意的;
  (二)由國家統一派出而又未滿輪換年限的赴新疆、西藏工作的人員;
  (三)正在從事涉及國家安全或重要機密工作的人員;
  (四)有違法違紀嫌疑正在依法接受審查尚未結案的人員;
  (五)法律、法規規定暫時不能流動的其他特殊崗位的人員。

  第三十條 人才應聘可以通過人才仲介服務機構、人才資訊網路、人才交流會或直接與用人單位聯繫等形式進行。應聘時出具的證件以及履歷等相關材料,必須真實、有效。

  第三十一條 應聘人才離開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遵守與原單位簽定的合同或協議,不得擅自離職。
  通過辭職或調動方式離開原單位的,應當按照國家的有關辭職、調動的規定辦理手續。

  第三十二條 對於符合國家人才流動政策規定的應聘人才,所在單位應當及時辦理有關手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應聘人才提供證明文件以及相關材料,不得在國家規定之外另行設置限制條件。
  應聘人才凡經單位出資培訓的,如個人與單位訂有合同,培訓費問題按合同規定辦理;沒有合同的,單位可以適當收取培訓費,收取標準按培訓後回單位服務的年限,按每年遞減20%的比例計算。

  第三十三條 應聘人才在應聘時和離開原單位後,不得帶走原單位的技術資料和設備器材等,不得侵犯原單位的智慧財産權、商業秘密及其他合法權益。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與應聘人才確定聘用關係後,應當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依法簽定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


第五章 罰則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擅自設立人才仲介服務機構或從事人才仲介服務活動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停辦,並處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3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
  違反本規定,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擅自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由省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按照前款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六條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違反本規定,擅自擴大許可業務範圍、不按規定辦理許可證年檢、變更等手續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予以警告,可並處1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授權從事人事代理業務的或者未經批准擅自組織舉辦人才交流會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立即停辦,並處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3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情節嚴重的,並責令停業整頓。

  第三十八條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違反本規定,超出許可業務範圍接受代理業務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予以警告,限期改正,並處10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以民族、性別、宗教信仰為由拒絕聘用或者提高聘用標準的,招聘不得招聘人員的,以及向應聘者收取費用或採取欺詐等手段謀取非法利益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並處10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 個人違反本規定給原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人才仲介服務機構、廣告發佈者發佈虛假人才招聘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廣告法》第三十七條處罰。
  人才仲介服務機構超出許可業務範圍發佈廣告、廣告發佈者為超出許可業務範圍或無許可證的仲介服務機構發佈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以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以不超過違法所得3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

  第四十二條 人才仲介活動違反工商行政管理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規定予以查處。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本規定由人事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四條 本規定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1996年1月29日人事部發佈的《人才市場管理暫行規定》(人發〔1996〕11號)同時廢止。


 


(來源:中國法院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