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藝術市場中産消費 藝博會如何突出重圍
2012藝術北京博覽會現場
2012年藝術北京VIP預展當晚,人頭攢動的場景讓業內人士對藝術市場的信心大增,很多人表示,只有一級市場的繁榮才是藝術市場真正的繁榮。百雅軒總裁李大均如此評價整合之後的藝術北京:“主辦方更平和,有平臺的范兒了;參展商整體水準提升;經典與當代藝術包容並存的局面出現了,當代或者傳統並不重要,關鍵是好藝術。”
華麗轉身只是務實之舉
2012年的藝術北京是其旗下兩個品牌——當代藝術博覽會和經典藝術博覽會合二為一、同臺展出的首次整合,其負責人董夢陽務實地提出了“立足本土,完整亞洲”的理念,表示要加強與本土畫廊,尤其是北京地區畫廊的合作,“以期在整合藝術資源的同時求同存異,多角度地呈現出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文化和藝術創作上的差異性”。
2012年的藝術北京可謂一個大熔爐,200家畫廊、藝術機構、駐華使館文化處及媒體參展,東西方交匯一體,古典當代集合於此,藝術形式涵蓋水墨畫、油畫、雕塑、影像、設計、瓷器、古典傢具等。
在董夢陽看來,整合之舉是基於對國內市場環境而作出的調整。“國外藝博會的專業劃分是發展到成熟階段之後出現的,但我們現在需要重新回過頭來補課,重新整合國內資源,從本土做起。”他説。目前,中國人還處於接觸藝術的初級階段,他希望將藝博會做得更豐富,讓觀眾接觸到喜歡的藝術,自己選擇,所以並沒有細分古典或者當代、西方或者中國,這是市場發展所需。
董夢陽的這一舉措,獲得參展商和贊助商的認可和支援。在藝術展期間,前來參觀和購買藝術品的人絡繹不絕,九成以上畫廊均有銷售。藝凱旋帶來的冷軍作品《捆綁的牛角》在預展當晚就以550萬元售出;在世紀翰墨為年輕藝術家彭斯所做的專場上,其作品全部售出,尺幅較小的在15萬元左右,稍大一些的則在50萬元左右;美麗道藝術中心自曝其銷售額超過400萬元;藝術慈善項目“免費午餐”的版畫作品在展覽第3天就獲得近60萬元的收益。而大未來林舍畫廊用一半的位置展示了尹朝陽的新作,在藝博會第3天就全部賣出,其北京地區負責人林岱隆表示:“一直看好藝術北京,5年來我們一直在入口的展位,這次藝博會不僅發動了大陸藏家,還吸引了很多臺灣藏家,帶來了很多人流和潛在客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