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貨幣“直航”今年成行?業者:便利不少
來大陸發展多年的臺灣人謝禮黛在上海管理一家旅遊諮詢公司,她本人因工作和生活的原因,經常從上海直飛臺灣。“隨著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在大陸工作,兩岸貨幣清算機制若能簽署,會為個人在人民幣和新台幣的匯款存款上帶來不少便利。”
人民幣與新台幣的正式兌換始於2008年5月21日,臺灣“立法院”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8條,開放人民幣在臺灣的兌換,以人民幣為計價,2萬元以內可以在臺灣直接兌換。
2008年11月—2010年1月,臺灣當局“行政院金管會”共核準15家臺灣的金融業者在香港的分行可以承作人民幣的存款(包括支票存款)、兌換、匯款與人民幣融資的業務。
2010年7月13日,臺灣“央行”會同“金管會”修訂《人民幣在臺灣地區管理及清算辦法》,兩岸可直接透過香港對口單位,進行人民幣現鈔拋補。
2012年6月27日,中國銀行臺北分行開業。7月10日,臺灣銀行上海分行正式成立。前者作為首家在臺灣設立經營性分支機構的大陸商業銀行,是中國國際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後者則是臺灣規模最大的龍頭銀行。
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説,“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的設立,是中國銀行業發展歷程中的一件大事。”李禮輝所言之“大事”,有著這樣的注腳:這兩家呼聲極高的“清算行”相繼開業,意味著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建立已為期不遠。兩岸貨幣“直航”有望在今年實現。
7月12日,《中國經濟週刊》致函中國人民銀行詢問此事進展,央行方面表示,對此暫不予回應。
“兩岸貨幣交流處在幼稚園階段”
2008年,兩岸直航啟動,謝禮黛是最早享受直航便利的那一批臺灣人之一。她對《中國經濟週刊》回憶説,以前在臺灣消費不可以直接刷中國銀聯卡,下了飛機,第一件事就是把2萬元人民幣兌換成新台幣。
2009年8月,臺灣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與中國銀聯合作,率先開通銀聯卡在臺灣的商戶受理,創兩岸金融合作之先河。同年11月16日,兩岸簽署銀行、保險、證券期貨三項金融監理合作了解備忘錄(MOU)。
如今,對個人貨幣兌換而言,在臺灣使用銀聯卡已很方便。據公開資料,截至2012年,中國銀聯卡在臺灣的使用範圍已經超過五成商戶(POS)和八成取款機(ATM)。
即便如此,兩岸的貨幣交流仍進展緩慢。臺灣《工商時報》2012年7月5日刊文稱:“如今臺灣與大陸的貨幣交流仍然處於幼稚園的階段,加速金融互動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向《中國經濟週刊》指出,“兩岸同根同脈,在經濟和文化方面都可達成共識,主要阻力來自政治隔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