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獲四年機遇期 兩岸關係如何拓新局?
臺灣方面,馬英九於今年1月進行人事改組。這是一個以財經專業見長的行政團隊,馬英九多次表示要“面對當前歐債、貧富差距等諸多挑戰”。
在當前不容樂觀的國際經濟情勢下,兩岸高層都極為重視從民生角度推動各方面合作。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經濟領域合作對臺灣經濟十分重要,對大陸提升競爭力也有直接幫助。他説,兩岸堅守“九二共識”,則政策的優惠、文化上的便利、配送成本上的低廉,都是其他經濟體所無法比擬的。
他同時強調要尊重經濟發展自身的規律性,“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小荷初露尖尖角’,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和呵護,讓民眾感受到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不能操之過急。”
其次,關於制度方面對話合作,劉國深認為,未來,雙方可商議擴大合作的領域,深化合作的層次,減少合作的人為障礙。
他説,各行業領域都有必要根據兩岸民間交往過程中産生的實際需求,探尋建立共同事務管理的途徑和模式。目前又以金融、旅遊、教育、治安、運輸、衛生等領域的共同管理需求較為迫切。
第三,兩岸在對話上有“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共識,劉國深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臺灣方面更重視兩岸政治問題。他認為這不是碰都不能碰的問題,學者之間、官方“白手套”之間,政治對話還是可以做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