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精彩推薦

漳浦臺商聯誼會長:我是“臺籍漳浦人”

2011-03-01 10:34     來源:東南網     編輯:程軼文

  來自臺南的陳隆峰,頭上有好多頭銜,包括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特邀調解員,也是該院唯一一位臺商身份的涉臺案件特邀調解員、漳浦臺商聯誼會會長、漳州三豐水産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而最讓陳隆峰感到幸福的是,去年春節,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到漳浦縣視察時,他見到了胡錦濤總書記;今年春節,他作為信件起草人,給胡錦濤總書記寫的信收到回音。“這是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臺商農民們自發組織的,從信寄出後,我們就一直在期盼著總書記的回音。現在的回信,充分説明總書記是真心關心我們這些臺灣農民的。”日前,剛回臺灣老家過完春節的陳隆峰經過廈門,導報記者有幸採訪了他。

  臺籍漳浦人 臺商涉臺案件調解員第一人

  爽朗的笑聲、親切的笑容,見到陳隆峰時,導報記者的第一印象,便是他略顯發福的身材。“我到漳浦23年,23年胖了20多公斤,平均每年胖1公斤,漳浦的好山好水,好養人啊。”説完之後,陳隆峰哈哈大笑起來。

  到大陸這麼多年,陳隆峰現在常稱自己是 “臺籍漳浦人”。“我把最好的時光留在了漳浦,在這裡拼搏、奮鬥,建立自己的事業,一年365天,我有300天是在漳浦度過的。”陳隆峰説。

  2009年3月,陳隆峰與其他11位漳浦縣涉及對臺工作職能的有關負責人,被漳浦縣人民法院聘為涉臺案件特邀調解員,他是其中唯一一位臺商代表。

  被聘為特邀調解員後,當年8月,陳隆峰便和其他調解員一起,在漳浦縣數百家臺資企業中開展 “百家臺資企業巡訪”活動。“由於一些臺商對大陸法律不熟悉,或行為不規範,以往遇到糾紛問題一般找地方政府領導訴求,但隨著臺商人數的不斷增加,一直走這條路也不是辦法,維護臺商、臺胞合法權益的重任最終落在司法部門身上。”陳隆峰表示,與對簿公堂時翻臉相比,調解是把糾紛矛盾預防在萌芽階段、構建和諧社會的最好手段,也順應了中國人“和為貴”的古訓。

  被欺騙差點輕生 仍堅持努力做事

  擔任調解員這幾年,得益於陳隆峰在漳浦廣泛的人脈關係。但其實在早年,特別是1980年代到大陸的臺胞還不多的情況下,陳隆峰隻身一人,舉目無親,個中滋味,惟有親身經歷者才能明白。

  “剛到大陸的2個月,我差點去跳海。”憶起往事,陳隆峰緩緩道來。1988年9月,當時陳隆峰在臺灣經營水産飼料,機緣巧合,到漳浦後,他和一位臺胞共同創建了一家公司。由於缺乏經驗,陳隆峰也遇上了一些不愉快的事。“當時一名員工跟我報告,養蝦的水閘門下午換了6塊木板,但到淩晨5點多,他又跑來跟我説木板都被偷了。”陳隆峰説,他跟著員工去查看,最後在該員工的休息室床下找到了一大批木板。“我當時有強烈被背叛的感覺,後來許多事情,也都不知道該交代給誰去做了。”

  有過這樣的一些經歷,1989年,陳隆峰自己組建了一家公司,他把好的、優秀的員工找過來,曉之於情,訴之於理,還培養他們,照顧他們,幫員工建房子、找老婆,“到現在20多年了,當初跟著我打拼的一幫兄弟,七八個人,也一直跟著我,真的很不容易。”陳隆峰感慨萬千,正因為有著這樣的情誼,他更珍惜在漳浦的生活,也更無畏地勇往直前。

  鮑魚養殖場不斷擴大 建議進一步擴大通路

  如今,陳隆峰的鮑魚養殖已經從古雷擴大到了佛曇、東山和霞美等地,5萬個池子每天都能為市場提供超過2萬斤的鮑魚。在30公里外的鮑魚加工廠,從分揀到取肉到速凍,原本不便長途運輸的鮑魚,也可以遠渡重洋銷往世界各地,讓他的鮑魚産生更多的附加值。用他的話説,是“讓弟兄們都過上了好日子”。

  對於兩岸今後漁業上的合作,陳隆峰也有自己的看法。“水産品有它的季節性、新鮮性,對時間和通路的要求更高。”陳隆峰表示,在水産養殖上,臺灣有自己的技術,也培育了許多新品種,而要把這些新品種運送到大陸,則需要更便捷的通路。“是否可以考慮把廈門和臺灣視為同一個檢驗檢疫區?這樣就能省去中間許多環節,對於兩岸水産品的互通往來就更有保障了。”陳隆峰説。(《海峽導報》記者 林江琳/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