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精彩推薦

兩岸“小三通”十年:通的橋梁 連的結點 合的紐帶

2011-01-07 09:5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程軼文

  “小三通”作為福建沿海地區與臺灣的海上直接往來模式,10年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經歷了個案到通案、單方到雙向、臨時營運到定期航班、客運先通到客貨並舉,逐步壯大,不斷發展。

  回首十年“小三通”

  從廈門大嶝島的白哈礁到大金門最近處僅1800米,曾幾何時,它卻是一道兩岸同胞難以跨越的鴻溝。

  2001年1月2日,“廈門—金門”、“馬尾—馬祖”海上客運直航實現,“小三通”正式開啟,閩臺終於走過了從炮戰、對峙、緩和到通航的風雨歷程,兩岸海上直航的“破冰之旅”衝破了阻隔大陸與臺灣半個多世紀的種種屏障。

  10年來,“小三通”航線被譽為兩岸“通的橋梁、連的結點、合的紐帶”。

  先行先試

  2001年8月,福建率先赴金門舉辦名優特産品展銷會,開創了入島商貿活動的先河。

  2002年2月,開通“廈金”貨運航線,實現海峽兩岸對峙50多年後的首次貨運直航。

  2004年12月,開始實施福建居民赴金、馬、澎旅遊,開啟了赴臺旅遊的鐵門。

  2005年5月,首批臺灣水果經“兩馬”航線零關稅進口大陸,“小三通”逐步發展成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市場的主渠道。

  “小三通”航線在促進兩岸直接通郵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6年4月,開辦“兩門”航線包裹業務,2009年4月,大陸唯一的對臺水陸路郵件監管中心在馬尾對臺碼頭建成啟用,同年5月開通“兩門”、“兩馬”郵件總包直封關係,實現了兩岸通郵的快速通關、截彎取直。

  近年來,“小三通”先行先試步伐加快,功能更加完善。2006年增開“泉金”航線,2007年開始免征船公司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2009年實現單向行李直挂,特別是2010年開通福州至澎湖的空中客運,成功推動“小三通”向“海空並舉”發展。

  服務發展

  10年來,在先行先試步伐加快的同時,為“小三通”提供的服務也在發展與完善。

  “小三通”開放口岸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一批港口碼頭、檢驗檢疫大樓、通關查驗設施建成投入使用,沿海港區綜合建設加快推進,面貌煥然一新,與對臺客運碼頭配套的公路、機場、鐵路等體系逐步完善,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擴大交流

  “小三通”航線源於兩岸交流合作,也促進了兩岸交流合作。

  10年來,福建與金、馬、澎地區交流合作在兩岸關係發展的不同時期,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湄洲媽祖金身、泉州天后宮神像、陳文龍神像先後巡安金門、澎湖、馬祖,臺灣民眾夾道拜謁,人流如織。“兩馬同春鬧元宵”、“兩門中秋海中會”等活動每年舉辦,成為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品牌活動。閩劇、南音、歌仔戲、高甲戲、木偶劇等一批福建祖地優秀傳統文化劇種相繼赴金、馬、澎演出,每次都觀者如潮,留下一段段演藝佳話。

  近年來,閩臺簽訂了《打造“小三通”黃金旅遊通道合作宣言》,金門代表團組團參加福建省運會,兩岸區域融合步伐加快,“兩門”和“兩馬”已經形成“一日生活圈”,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

  增進福祉

  “小三通”航線是一條“黃金線”,臺灣離島民眾借此參與兩岸經貿合作,發家致富,共用祖國大陸經濟發展成就。

  “小三通”航線是一條“民生線”,“一票到底”、“行李直挂”等特色服務讓兩岸同胞往返更加便利優惠。同時,福建許多物美價廉的日常生活用品、農副産品和建築材料由此輸入金、馬、澎地區,助力當地克服資源“瓶頸”,滿足了離島民眾生活生産需要。

  “小三通”航線是一條“生命線”。10年來,不論是“綠色生命救助”還是“海上聯合搜救”,不論是抗擊“非典”還是應對風災,不論是平抑金門“菜荒”還是緊急供水馬祖,“小三通”在兩岸攜手應對災難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銘刻著兩岸同胞的民族愛、兄弟情。(林娟)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