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風情洋溢武漢 近千台資企業遍佈三鎮
一條條以臺灣地名命名的街道,一間間以臺灣冠名的商鋪,一件件來自寶島臺灣的美食,一個個正在崛起的臺商投資樂園……華中武漢,如今越來越多地洋溢著原汁原味的臺灣風情。
12條“臺灣街”貫穿漢口
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與臺灣歷史淵源深厚。在1984年首條以臺灣地名命名的街道——漢口臺北路上,一千余米長的道路兩側,冠以臺北、臺中、臺南、臺東名字的商家店舖有三四百處,徜徉其中,仿佛置身寶島臺灣。眾多的社區亦以臺灣地名命名。很多臺胞到武漢,都會來到這裡,嘗嘗臺灣風味餐飲,品品閩南功夫茶。
臺北路附近,如今已有高雄路、臺東路、嘉義路、雲林街、花蓮裏、澎湖路、金門路、馬祖路、苗栗街等10多條臺灣路名的街道交錯相通。武漢市臺辦主任黃楚卿1日説,“這些道路折射出兩岸交流的日益緊密,也反映了海峽兩岸的親情與血脈相連。”
臺灣水果美食風靡武漢
芭樂、鳳梨、芋仔餅、金門高粱酒、阿里山地瓜酥、岩燒海苔……這些臺灣的熱帶水果和風味獨特的美食,如今出現在武漢人的家門口,並受到追捧。大街小巷裏,臺灣零食、調料品、金門高粱酒、茶葉專賣店等特色店屢見不鮮。其中,臺灣食品專賣店正處於投資高峰期,幾乎每月都有一家新店開張。雖説武漢人口味較重,但少油清淡、做工講究、造型精緻的臺灣菜,正逐漸被認可。
武漢兩大超市巨頭中百倉儲、武商量販,也不約而同地大做臺灣食品文章。早在2004年,武漢超市首次引進臺灣蓮霧、鳳梨蜜、鳳梨、木瓜、番石榴等水果,讓市民領略到了臺灣食品的魅力。調查顯示,臺灣水果、餅乾、糖果、休閒食品等在武漢的消費每年呈40%的增長。
近千台資企業遍佈三鎮
吳家山臺商投資區、黃陂臺灣農民創業園、蔡甸臺商環保産業園、富士康臺商産業園……在武漢三鎮,一個個臺資産業園區拔地而起。
黃楚卿説,武漢與臺灣的經貿往來始於1989年,隨後臺資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不僅數量快速增加,投資規模也不斷擴大,産業層次不斷提升。截至2010年上半年,武漢市累計註冊臺資企業930多家,投資總額超過33億美元,其中包括富士康、統一集團、遠東集團、唯冠科技、華城電機等近50家臺灣百強企業,為武漢市提供就業崗位逾5萬人次。
目前,武漢成臺灣大企業在大陸投資的首選地區之一,也是中部地區臺商投資聚集區。
經貿文化交流日趨頻繁
黃楚卿表示,隨著兩岸關係持續改善,武漢與臺灣經貿文化交流再次提速。2004年起舉辦的“湖北 武漢臺灣周”,在經貿合作、政黨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在臺灣島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今年武漢臺灣周首次在臺舉行,受到臺灣各界高度重視。
2008年底,武漢與臺灣實現直航,目前兩地每週已有4家航空公司的8個直航航班往返,此舉不僅縮短了兩地的時空距離,更是讓數萬武漢人實現了赴臺旅遊的夢想。今年兩地再次實現水上貨運直航。
自1994年開始楚才作文競賽在臺灣開設分賽場,至今共吸引近萬名臺灣學生參加,兩岸的青少年以文會友、同場競技,增進友誼。(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