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精彩推薦

大陸勞工成本若升高 臺商應怎辦

2010-03-03 08: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張蕾

  中新網3月2日電 臺灣《工商時報》2日刊出社論説,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從外貿轉型至拉內需,從“世界工廠”晉級“世界市場”,勞動供需、成本結構、産業競合自然將隨之丕變,對臺商乃至全世界都將産生深遠影響。隨機應變向來是臺商所擅長,倘使業者能跟著大陸經濟一起進階,重新思考産業戰略,爭食內需商機,也可有收穫。

  文章摘編如下:

  虎年開年,中國大陸缺工、缺料的話題發燒不退。事實上,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從衝外貿轉型至拉內需,從“世界工廠”晉級為“世界市場”,勞動供需、成本結構、産業競合自然將隨之丕變。一旦中國大陸不再是廉價的“世界工廠”,對臺商乃至全世界都將産生深遠影響。

  在冷戰結束後的20餘年間,全球拜“和平紅利”之賜,享受了長時間的低通脹繁榮期,除了石油等原物料價格持穩外,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在鄧小平“發展是硬道理”的經改路線下,以廉價勞工招商引資,吸引大批臺商及外商帶單投靠,進而蛻變為“世界工廠”。

  如今,中國大陸市場崛起,一方面在全球競逐實物資源,另一方面也因發展內需産業之必要,對於原料和勞動力的需求增強,助升工資與生産成本。

  從目前的動態觀察,以鴻海為首的臺資大企業已往內陸另辟基地,力圖稀釋新增成本負擔,間或有重啟越南投資或南向東盟評估設廠的聲浪,但迄未有自大陸言退者,關鍵就在於大陸既是主要工廠,更是重要市場,生産成本已非唯一考慮。

  隨機應變向來是臺商所擅長者,倘使業者能跟著大陸經濟一起進階,重新思考産業戰略,跳脫純代工思維,另辟品牌,布建銷售路徑,爭食內需商機,甚至促使大陸製造的産品向上提升,以補勞工成本優勢不再等缺憾,也可説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另一方面,大陸臺商布點調控,也有人樂觀預期臺灣將喜迎“萬鳳還巢”。問題是,當局準備好了嗎?走過加工出口區帶動的經濟起飛歲月,走過台幣升值致令産業空洞化的歲月,走過兩岸曾經隔絕而産業奮力升級的歲月,走過環保抗爭而追求經濟與生態共榮的歲月,現在的臺灣不會只想迎回加工出口區的榮景,也不應只為了解決失業問題而不計一切招商,徒然造成産業發展政策的扭曲。

  據聞臺當局有意以“特區”形式吸引臺商回流,若果,則當局在構思土地、稅負、用人等優惠政策的同時,更當深思熟慮:回流之臺商能為臺灣創造何等附加價值?臺灣又如何運用既有優勢為臺商加值?唯有彼此能創造雙贏,産業的根才會扎得深,不易隨客觀環境變化而見異思遷。

  打造“友善但不濫情”的經營環境,是當前臺灣刻不容緩的課題,如此築巢鳳來歸,才真的稱得上“守得雲開見月明”。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