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臺協擬成立擔保基金 銀行輸血臺商100億
100億元資金支援東莞臺企
為臺商提供300億的融資貸款消息一年前就已傳出,但事後臺商的普遍反應是疑惑:沒有這回事吧?誰貸到了錢?“這次是動真格的了。高層已做了決定,現在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中國工商銀行資金計劃部一負責人昨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該行與中國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提供的1300億的貸款對象將是臺商,重點投放地區是上海、江蘇昆山和廣東東莞。
東莞臺商能從這一項目中獲得多少貸款?該負責人表示暫不方便透露具體數據,“可以肯定的是,將超過100億人民幣的規模。”
有消息顯示,東莞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已在此前獲悉了部分相關資訊。在正在舉行的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協會秘書長趙維南曾表示,東莞臺商企業投資協會有意成立擔保公司,協會出資60%,政府出資40%,共同成立擔保基金,為臺商提供擔保,方便臺商在東莞的銀行貸到款。只是這一建議暫還未得到政府層面的拍板認定。
此前,東莞已向部分銀行承諾願承擔50%風險(即如借款企業倒閉,由市、鎮兩級政府共向銀行賠償損失的一半)並貼息兩厘以使得臺資企業獲得貸款,但銀行對臺商仍然惜貸。趙維南“擔保基金”的建議,顯然是想通過此舉增強銀行放貸信心。
事實上,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裏,東莞臺商一直試圖通過協會或其他非政府方式謀求大陸資金援助。
一週前的1月8日,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一行到訪東莞,並與市長李毓全會面。江表示,2008年企業經營業績普遍下滑,將會影響銀行授信,而且臺商本身是兩頭在外的外向型企業,缺少擔保品使得融資更是難上加難,他建議中資銀行不要抽緊能夠正常供息的臺資企業銀根,並希望對現有的貸款手續進行改進以加快流程。
有分析人士指出,江丙坤此行儘管對外宣稱是考察在廣東的臺資企業,但最大目的在於協調臺灣相關部門擬定措施繼續扶持在大陸的臺商,並表達臺商希望大陸相關部門對其提供金融援助的強烈願望。
2008年11月初,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之際,親自參與了臺灣所舉辦的“兩岸金融座談會”,江丙坤亦表示了同樣的一個意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