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到成都考察 臺商對災區人民骨肉情深
近日,一個近70人的臺商代表團應邀到成都來了,來參加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臺商投資説明會”。臺商們有的來自臺灣島,更多的來自他們在大陸投資的各個地方,不少人還是當地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的會長、副會長。
一到成都,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臺灣巧集集團董事長張漢文就代表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與都江堰市政府簽署了協議,承諾在都江堰為災民捐建一個永久性居民小區,都江堰市政府劃出79畝土地用於該小區建設。臺灣同胞投資企業首期捐款已達3000萬元人民幣。張漢文説:“如有需要,我們隨時發動臺商再捐款。”
25日吃過午飯,顧不上休息,臺商們就乘車前往都江堰考察落實捐建居民小區的事。來到都江堰二環路邊上的一處災民臨時安置點,臺商們走進救災帳篷,看望災民,噓寒問暖。都江堰政府官員告訴我們,將來臺商們捐建的小區就在這裡。這是一塊背靠小山、坡度平緩的空地,山上樹木蔥蘢,景色秀美,不遠處就是侏羅紀公園和溫泉公園,交通很便利。臺商們對這個小區選址比較滿意,對都江堰政府官員表示,希望能儘快著手建設。同時,他們還希望將來安置災民時,能儘量照顧一下臺屬。
聽都江堰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周曉勇説,這塊地本來是市政公地,地震前是準備拿出來拍賣的,臺商希望能儘快開始捐建的小區建設,由於這塊地是現成的,不需要等待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所以就定了這個地方。
張漢文告訴記者:“這次四川遭遇特大地震,我們臺灣同胞感同身受,因為臺灣也處於地震帶,臺灣人民也曾多次遭受地震災難。援助四川災區重建,我們不想捐了錢就了事,而是想集中大家的力量,幫助建一個具有文化特色的居民聚居點,包括它的學校、醫院、養老等配套設施,不光是硬體建設,我們還想輸入臺灣文化,比如建‘臺灣一條街’等等,將來還可以成為一個旅遊點,幫助解決老百姓的就業問題。”
臺商們對這個小區充滿熱情,他們希望自行組織設計、施工和監理,還希望能由出資的臺商自己組織工程監管,並使用自己生産的建材。
在“成都市臺商投資説明會”期間和臺商們考察間隙,我採訪了幾位臺商。臺灣工商總會理事、臺灣區環保設備工業同業公會名譽理事長、臺旭環境科技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誠榮告訴我,他在廣東東莞開辦了工廠,東莞臺商協會本來這次要組織60人的代表團來成都,但臨時有30多人到北京參加國臺辦召集的活動去了,所以只來了20多人。他説,汶川大地震牽動了東莞臺商的心,大家都感同身受,在震後很短時間內就給災區送來了帳篷等救災物質。他還説,雖然四川發生了大地震,但臺商企業聯誼會正在成都邛崍開發建設的工業區還會繼續進行。這個工業區面積1平方公里,規模不大,帶有示範性質。今後臺商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盡可能採取集體行動的方式,而不再像過去那樣單打獨鬥。他還提到,目前大陸的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廉價勞動力已經沒有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很多,稅收優惠政策取消了,因此很多臺商想另謀出路。臺商協會告誡大家不要太著急,看看再説。
張漢文對我説,他1990年就開始在廣東開辦工廠,做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屬於最早來大陸辦廠的那批臺商。現在廣東的産業正在轉型,很多人想到中西部尋找更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最近兩三年,他和一些臺商多次到成都考察,並且已經在邛崍建臺商工業園區。對於此次大地震對成都的影響,張漢文顯得很樂觀。他説:“我們這次來,看到成都並沒有遭大災,我想成都的發展可能比震前還會加快,因為包括我們在內的很多人都來支援和幫助來了。我們在邛崍的工業區不僅不會退縮,而且還會擴大投資。”他還説,以投資來幫助災區重建是最實在的,“地震發生後廣東也有臺商也向我們提出,説到災區去招聘一些小青年,給他們多一點工資,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我們研究了一下,認為不如到災區來辦廠,創造就業機會,這樣災區老百姓也不必跑很遠去就業,還可以就近照顧一下家庭。同時,還能夠幫助災區的城市保持繁榮。”他説。
好幾位接受我採訪的臺商都説,他們對在成都投資很感興趣。“成都市政府在地震後這麼短的時間就召開臺商投資會,説明成都市對我們的確是很歡迎的、有誠意的,同時也表明成都市政府是有較強的執行力的。”他們説。
我還隨同臺商們去考察了邛崍臺商工業園區。位於成都西南的邛崍在此次地震中基本沒有遭災,在一條新建的大馬路旁,臺商工業園區正在抓緊建設,我看見一排排標準廠房的框架已經成形了。譚麗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