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生活手冊

臺灣到北京的“文創特快”

2012-10-17 10:18     來源:北京的臺灣街巷——臺灣會館和臺灣映像     編輯:王思羽

  

    什麼是文化創意生活?

  文化創意、大眾文化是這些年新興的一些詞兒,“文化與創意”、“文化與大眾”如果拿到以前,哪怕是十年前都是很不常見的組合,如今卻成了熱鬧非常的話題,而且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這些數字科技的産品隨處可見,選秀活動、流行音樂更是紅紅火火,它們都是大眾文化,都是文化創意的産物。文化已經沒有高高在上的距離感,而與大眾息息相關;我們不會只用“有文化”或者“沒文化”來形容一個人上過多少學、學過多少知識,也不會只把“文化”作為已逝文明的統稱。

  文化之於現在的我們應是在這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域所形成的一個共用的生活方式,一種與人的思想、情感,與審美有關的生活顯現。傳統的藝術門類是文化,現代生活中的髮型、服飾、家居是文化,影視、廣告、流行音樂、網路文學也是文化,文化正潤物細無聲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

  臺灣美學生活的盛行   

  聽一些臺灣朋友講,寶島的生活型態較前些年正經歷著改變。走在路上,人們會發現週遭的環境漸漸變得不一樣了。商店裏的産品除了實用以外,多了一層美感的規格,商家的服務除了週到以外,更多了一種體驗的共鳴。一家餐館有可能隱藏著一段惟美的故事,一塊糕餅或許就述説著一個美麗的傳説,而一個喝水的杯子也可以啟發一條智慧的小哲理。

  城市裏標榜風格的餐廳、咖啡館、工藝品、家飾店如雨後春筍,即始偏遠的山涯海角,都有不少的私人民宿旅店、工作坊、觀光農場。大街小巷的各色小店、作坊、餐飲,都起大變化:空間場所不標榜過度設計over design的裝修,而是店主人的個人品位甚至生活哲學;取勝的要素,可能是空間氛圍極具特色的服務創新;消費不再是購買生活必需品,是購買感動及認同;小店經營模式不再是蕭規曹隨,而是創意、複合、體驗的多樣附加價值。臺灣的各類小店,逐漸有了自己的美學、風格,而一些老字號也開始省思,如何于原有的獨特配方或性能優勢,在品牌塑造、産品研發及行銷、包裝上,融入新的生活或消費趨勢。

  現在的臺灣,已不是製造業的天下,創意産業,美學經濟,風格社會和品牌臺灣,這些看似對立的片語,卻是臺灣現下和未來最好的注解。從誠品書店的通宵夜讀,到淡水街頭藝人的低聲吟唱;從臺南的古跡巡禮,到高雄眷村文化館的歷史訴説……臺灣地標性的文化印記都在講述臺灣現在的風格故事,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正將臺灣的美學風格帶給更多的人。  

  臺灣文創産業的興起   

  這樣一個追求産品或服務獨特,講究有歡愉體驗價值的美學經濟和文化創意産業在臺灣興起,其實是臺灣經濟發展的一個必需選擇和必然趨勢。臺灣農村土地面積極大,廣大的農村面積使得臺灣經濟發展受限很多,曾經有一度臺灣在製造業上發力,但是從9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人工成本的增加,代工的毛利逐漸下降,臺灣的製造經濟便很快面對瓶頸,臺灣的經濟發展及産業模式需要再次思索轉型。

  面臨産業轉型的臺灣,似乎窺見了一個契機。全球每人平均所得二萬美金以上的國家,服務業佔GDP比值幾乎都達75%,而服務業比例仍僅及68%左右的臺灣要持續成長,內需型、風格型的生活、創意産業自然被看好。此外一般發達國家都有高比例的創意産業和創意品牌,而這代表高利潤及難以被競爭者複製,例如巴黎的時裝業、義大利的傢具業、圭谷的科技業、好萊塢的電影工業。

  現代社會,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要素,不再只是資本、土地、工廠、而是知識,這種知識一旦落實在産品或服務上,就是創意,一種感性、歡愉、體驗的生活態度和美學。而且,跨國企業帶來的全球化浪潮,使得世界的工廠和企業,在製造原料和行銷手法上趨於相似,當商家再也找不到差異化因子時,創意經濟或美學經濟便成了主角。

  從臺灣製造發展到臺灣設計、臺灣品牌是島內産業發展的好選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