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臺灣街巷——序
序
北京的前門曾是金中都的近郊。明定都北京後,都城以一條規整的南北7.8公里的中軸線為脊梁建城。北京城沿中軸線分裏外三重城垣組成,並設城門9座,居中的正是前門(正陽門),這是京城具有標誌性的南大門。前門大街成為南中軸,以“天街”冠名的南北主街,是帝王祭天的禦道,是最繁華、最具京味特色的街區,更是京城最主要的商業中心。前門地區于明代開始繁榮,清政府定都北京後,實行“旗民分城居住”的制度。內城房屋一律讓給旗人居住,不允許有漢人住宅,旗民分城居住,不得擅自越制。清入關後,科舉制度進一步發展,進京應試的士人每次都有上萬人,加之康熙、乾隆兩朝,修書大盛,來京修書的文人亦隨之增多。如此眾多的人群,只能聚集于外城,因前門地區最為便捷,各地的官僚、士紳多集中在這裡,並競相成立會館,故各地同鄉會館林立,為士人的集結、交往提供了理想的公共空間,也為學術的交流、文化的復興準備了條件。前門于清代盛極。
建於1890年前後的臺灣會館與其周邊逼仄的院落一樣,在密集的前門地區毫不起眼,但會館見證的國家興衰、民族榮辱給兩岸同胞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正處在國破家亡的邊緣,《馬關條約》的簽約無疑是雪上加霜,一個名叫汪春源的臺灣舉人聯合眾多臺灣籍官員上書光緒皇帝,義正詞嚴地表示“全臺赤子誓不與倭人俱生”,之後他們又參加康有為的“公車上書”,誓死反對割讓臺灣。此後的中國飽受列強欺淩,華夏大地山河俱碎。那時的臺灣會館長期無人照料,一片荒蕪。抗戰勝利後,臺灣省旅平同鄉會接管了臺灣會館。1985年後正式交給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經營。1987年底,兩岸骨肉的手終於能遠隔茫茫海峽相握一起,盡述親情分離之苦。1994年7月,臺灣會館得到了修復。2009年,原崇文區委、區政府對臺灣會館再次進行全面修繕擴建,不僅保留其原有的清末民居風貌,並且把與之相鄰的雲間會館、福德禪林一併作為新臺灣會館統一使用。2010年5月百年臺灣會館修繕後隆重重張。臺灣會館作為臺胞在北京的家,延續了會館“聚鄉情,聯舊誼”的功能,同時也為今天在北京發展的臺胞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促進發展的平臺。同時,在臺灣會館的周邊有一個臺灣映像文化商務區,融匯了臺灣各類商品、小吃以及所蘊含的文化,成為京城百姓深入了解臺灣的窗口,同時也為臺資企業提供一處發展平臺,這裡將商業同文化結合,不僅僅是兩地經濟上的交流,更是文化上的觸碰,人們從文化開始了解,由彼此陌生到熟悉,感情日益加深,相互攜手建設這一方美麗的家園。
來自兩岸的遊客每經前門東大街,那具有濃郁閩南文化風格的臺灣會館和臺灣映像文化商務區一定會映入眼簾,走一走,看一看,這裡的臺灣街巷沐著深厚的骨肉親情,敘説著生動的人生故事,咏唱著對生活的美好祝願。我們祝福兩岸同胞促進溝通、心手相握,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一分光、添一分熱。感受歷史與時代交匯的步履,我們一起走吧。(《北京的臺灣街巷——臺灣會館和臺灣映像》編委會)
本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與我網聯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