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消費領域讓百姓“鬧心”
通訊產品售後服務不到位,汽車“三包”由商家自定,家裝、建材在質量和合同的履行上“縮水”……3月13日,自治區工商局、自治區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2010年度消費者十大申訴熱點,涉及手機、服裝、汽車、家電等領域的投訴依然排位靠前,預付費消費也成為一個新的投訴熱點。
熱點一:手機問題居高不下
售後服務問題突出,銷售和售後脫節,相互推諉三包義務,擅自增設退換門檻,不出具維修記錄等,致使手機三包義務難落實,修理容易退換難。修理費用高和修理方式不透明也是消費者不滿的主要方面。
熱點二:服裝鞋帽“三包”爭議大
鞋類商品價格與“三包”賠償標準不成正比,開膠、掉跟、斷跟等情況只修不換,童鞋只“三包”半個月等,消費者很難接受。服裝則因無法定“三包”,出現質量問題時,購銷雙方對退、換、修意見難統一。商場以返券促銷等形式銷售的服裝鞋帽出現問題,往往退換受限。
熱點三:汽車消費申訴持續升溫
汽車“三包”由商家、廠家自定,退換難。購車價格、合同執行與售後服務已成為申訴的問題熱點。汽車故障維修專業性強,高昂的修理費用和鑒定費用,令消費者望而卻步。熱銷款汽車,交付定金後提車難。購車合同條款顯失公平,購銷雙方違約責任不對等。
熱點四:家電售後服務難盡人意
修理成本高,維修費用、零件價格、上門服務價格高,性能故障的修理費用接近甚至高于購買新機,使消費者陷入兩難選擇。促銷頻繁銷量增加商家卻送貨不及時,消費者不滿。電水壺、電磁爐等小家電品種繁多,消費者保留票據時間短,使售後服務無法保障。
熱點五:家居用品問題不斷
訂購家具交付定金退還難,特殊質量問題認定難。玻璃材質家具破損、家具刺激性氣味大等問題引發爭議多。掉漆掉皮、裂縫破損、沙發塌陷、開裂散架等修理難退換難。
熱點六:家裝建材質量堪憂
地板、瓷磚、門窗、潔具等材料質量魚龍混雜,隱性故障多,給消費者帶來麻煩。裝修建材品牌多、認證多、虛假宣傳多,易誤導消費者,選擇時很難去偽存真。家裝合同約定不清、違約條款顯失公平、定金欺詐等侵權行為時有發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