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臺商陳素真——每年50%的跨越
感受瓶頸困惑
本來,在來青島之前,陳素真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再幹10年,然後就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交班”,真正退到幕後做顧問,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歡卻一直沒有做成的事情。“然而,這個目標現在看顯然很難實現。”陳素真説,因為她越來越看到了大陸汽車市場的開闊,感受到了這個市場巨大的空間魅力。她曾燦爛地對記者笑言:我還從來沒有“玩過”這樣大的一個市場。這其實也是大陸最吸引她的原因。
因為生性認真,為了更全面的了解山東的汽車市場,陳素真在來山東的短短幾年間,就已經走過了山東太多的地方,甚至包括一些比較偏僻的角落。這種執著,註定了飛利汽車較同行能更快地贏得客戶,贏得效益。
於是,隨著飛利汽車貿易公司的快速發展,一個集汽車貿易、維修、配件、資訊反饋四位一體的綜合性汽車經銷企業已雛形凸顯。然而,越是這樣,陳素真越發感覺到自己公司一種深深的人才匱乏危機。
因而來青島之後,儘管陳素真一直非常注重對自己人才的培養,注重對企業本土化的打造,但是由於各種客觀因素的干擾,各種管理人才、專業人才的不夠用,越來越成為令陳素真鬧心的問題。
“真正聰明的人才,應該看到企業有沒有成長的潛力,有沒有長遠的發展前途,而不是只顧及眼前的一點物質利益。”採訪中,陳素真曾幾次談到了對同行業一些“挖墻腳”現象的痛心和無奈,她説她並不喜歡也不主張這種沒有原則的競爭,也痛心一些年輕人缺乏長遠目光短視的跳槽行為。
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高層次的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的相對缺乏,將成為制約這個企業發展的最終瓶頸,這是企業發展中的一個客觀規律。無疑,飛利汽貿和陳素真都已經感覺到了這個瓶頸所帶來的種種束縛和不適。
“汽車行業並不是一個有錢就可以做的行業,它的專業性決定了你必須具備了很多前提條件後才能介入其中。”想來,這應該是陳素真實踐多年的心得體會。
更何況,今天的汽車行銷領域,管理或專業人才都還有些鳳毛麟角的意味。在陳素真的理念中,要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具有相當專業水準的汽車行銷商,除了一個優秀的人才隊伍,還要有一個整體的合作,即所謂的團隊精神。當然,這也是陳素真和她的飛利汽貿一直追求的境界。
本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與我網聯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