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友:走向大陸 對誠品是正面提升
核心提示:誠品書店,眾多臺灣人的心靈港口,它不僅僅是閱讀的場所,更陪伴著生命的成長,傳遞著故事與溫情。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在臺北仁愛路開業,有限的空間裏不僅賣書,還設立了畫廊、藝文空間、咖啡館、品牌傢具和商品販賣區。2014年,它將在蘇州開辦其第一家大陸分店。
我為這種精神定義了三個元素,人、空間、活動,它們共同營造出一種文化氛圍。”
陽光從天花板灑下,空氣中流動著爵士、古典與新世紀的音樂,人們忽高忽低地走著,與空間交織互動。
誠品書店,眾多臺灣人的心靈港口,它不僅僅是閱讀的場所,更陪伴著生命的成長,傳遞著故事與溫情。
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在臺北仁愛路開業,有限的空間裏不僅賣書,還設立了畫廊、藝文空間、咖啡館、品牌傢具和商品販賣區。2014年,它將在蘇州開辦其第一家大陸分店。
23年來,誠品書店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未來,它又將如何發展?就此,記者專訪了誠品創辦人吳清友。
虧損15年,卻符合“我的初衷”
記者:1989年創辦誠品書店時你39歲,當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吳清友:創辦誠品是一個中年男人尋找自己生命軌跡的選擇。對我而言,在那個依然懵懵懂懂的年紀,開始回顧過去,思考將來,創辦誠品就是為了尋找個人的價值所在和存在的意義。
記者:這意味著誠品書店更注重精神品質?
吳清友:我當時問自己,生命裏最重要的是什麼?最值得為之努力的是什麼?最希望擁有的是什麼?答案不是金錢,而是形而上的、精神性的、靈性的東西。我理解那是善、愛、美,它們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它們在商業社會裏不一定能生存茁壯,但我並不顧及這些,只想去探索、創造一種前所未有的模式,讓它們能以一種具象的形式表達。所以,善、愛、美就是誠品的精神基底。
如今看來,走過23年曆程,虧本了15年的誠品並非商業模式的典範,卻符合了我的初衷,它的存在從來不是為了做生意,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實現我生命中在意的精神品質。
記者:你説的這種能夠具象表達善、愛、美的前所未有的模式是什麼?
吳清友:誠品自成立起便將自身定位為一個融合了學習、資訊、建築、戲劇、舞蹈、音樂、攝影、美術、文學、設計的多元空間。它最重要一個定位是具有“場所精神”,我為這種精神定義了三個元素:人、空間、活動,它們共同營造出一種文化氛圍。
記者:在虧損的15年裏,誠品是否因為生存問題而對定位進行過一些改變?
吳清友: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場所,有精神氣質,帶有公益性的人文關懷。每一個走進誠品的人,都成為誠品的一部分,因受到誠品的影響而變得優雅,誠品也因為人的風情而變得生動。誠品在變與不變之中始終保持自己的優雅,保有自己的精神品質,這是最美的。
記者:如今全球的實體書店正遭遇網路洪流的衝擊,誠品有壓力嗎?
吳清友:實體書店大量倒閉,但誠品並未受到影響,因為它從來沒有把自己定位為單純賣書的書店。如今,誠品不斷擴大發展,內容更豐富多元,視野更寬廣,但基本的核心模式、觀念價值從來沒變,它對於善、愛、美與終身學習的主張沒有變。
與社會共生共榮,非數字能夠表達
記者:在你看來,一個書店對於一個城市、一個社會有著怎樣的意義?
吳清友:誠品是臺灣人的集體創作,與城市、社會以及生活其中的市民有關,它也因此具備了改造社會的功能。
我總是樂觀地認為,誠品的存在,能夠如我們所願,激發城市與人的善、愛、美的品性。我希望透過誠品的每一場主題藝文活動、每一個設定的議題,去磨合當下的人文關切,激蕩人們的思考,引發一種積極討論。影響有影響力的人,再讓他們去影響更多的人。
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誠品不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我並非不懂得計算利益得失,只是我更看重它的社會價值。與社會共生共榮,這是不能用數字表達的。
在誠品的發展過程中,每間店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比如,我深知在臺北最繁華時尚的東區或者在偏僻邊遠的鄉鎮開店,以誠品的經營模式,是很難獲利的,但我們依然一往無前,因為我更堅信誠品對於一個地方文化藝術的普及、閱讀習慣的推廣,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記者:那麼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臺灣民眾、臺灣社會也與誠品形成了某種情感連結吧?
吳清友:是的。我曾經被一封讀者來信感動。以前,臺北的一家誠品分店因為租約到期即將結束營業,當時一位經常進出這家書店的女子描述了多年來誠品伴隨著她的生活演變——從少女時代喜歡園藝,到養兒育女,到推動教育工作和參與公益事業,誠品與她有著如此綿密的聯繫,已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記憶,不可或缺的一種情感連結。
還有一位派駐海外工作的愛書人,離家四五年後回了臺灣,卻有著近鄉情怯的矛盾心情,直到他走進從小親近的誠品敦南店,聽著悠揚的音樂,感受著熟悉的氛圍,隨手翻閱著架上的書籍,才終於有了回鄉的踏實。
還有很多很多,他們與誠品的情感聯繫,讓我感動,讓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
走向大陸,對誠品也是正面提升
記者:大陸第一家誠品書店將於2014年在蘇州開業,它會與臺灣的書店有什麼不同嗎?
吳清友:未來誠品的蘇州店,在硬體、規劃、空間感等方面,都會與傳統商業空間有所不同,它的兩個入口大堂會倣若美術館和博物館。
在人口2300萬的臺灣,每年進出誠品的人次達到了1.2億。如果誠品走進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預計一年進出任一誠品場所的人次將超過三千萬,長此以往積累下來,便可發生質變。
我認為,城市建設固然需要先進的硬體設施,如陸港、空港、海港等,但更需要建設心靈的港口。一個文明城市、創意城市、適合人居的幸福城市,需要藝文空間來豐富潤色。
如果誠品能有機會在大陸的城市發展,相信可以為大陸服務業做出一定的貢獻,為社會正向發展提供一種可供參考的模式。當然,誠品走向大陸,對誠品本身也是一個正面提升。
記者:未來誠品將如何契合時代的主題?
吳清友:人類社會發展有兩個趨勢,全球化趨勢和城市化趨勢。誠品何去何從?我認為,不論是全球化還是城市化,人終究是最重要、最珍貴的資産,人應該具備人文藝術和創意的特質。具有了這兩種素質的人,才是完美的、理想的人。誠品一直致力的事業是具有正向社會價值的,合乎歷史潮流的,具有存在的必要性。我不在乎誠品的規模大小,但在乎誠品的社會影響力和積極意義,希望它永遠能堅守凈化社會心靈的理想。
資料:臺灣知名書店
臺北的書店主要集中在靠近臺北火車站的重慶南路和公館路兩地。
重慶南路被稱為“書店街”,多是售賣考試、教科書和學術書籍的書店,比如專售臺版學術圖書的三民書局。時間並不寬裕的人可以有目的地去這些書店。
公館路是一條小巷,有許多特色書店,比如專營女性圖書的“女書店”,專精於中英文人文書籍的書林臺大店,還有小小書房、南天書局、唐山書店等。這裡還有被稱為“溫羅汀”(即溫州街、羅斯福路和汀州路的合稱)一帶,有許多有特色的舊書店,比如茉莉、胡思、小高的店、雅舍等等。
被稱為“臺灣最美麗書店”的“有河BOOK”位於淡水邊,傍晚時的書店陽臺,是看河邊日落的絕佳地點,這家書店由一對夫婦經營,男主人為影評家,女主人為詩人,書店只賣老闆喜歡的書,以人文類為主。
如果要買外文書,有以日文書為主的紀伊國屋、淳九堂書店和專售法文書的信鴿法國書店等。(來自《環球》雜誌 任沁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