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各地臺商

臺商杜文華的“低碳”清明節

2010-04-06 12:47     來源:新華網浙江頻道     編輯:張蕾

  來大陸22年,每逢清明節,臺商杜文華都會回到老家浙江東陽祭祖灑掃。虎年清明節,他又多了一項安排——籌備4月下旬在杭州舉行的兩岸低碳經濟論壇。

  “幾千年來,祭掃先人都是清明節的重要內容,而‘清明’二字本身又含有‘氣清景明’的意思。”杜文華認為,這個清明節,他過得挺符合傳統節日的內涵。

  74歲的杜文華出生於抗日烽火間的軍人家庭,童年時期隨父母輾轉了大半個中國。1949年,家中六兄妹中年紀小的三個孩子被父母帶去了臺灣,留下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在東陽。這一年,杜文華剛剛讀小學四年級。

  “到臺灣後,我一直很想念大陸。當時兩岸親人間聯繫就靠打電報,一個電報從發出到收到需要20天左右,真是家書抵萬金。”杜文華回憶説,1988年,杜文華的二姐病重,等家人接到電報趕回東陽的時候,二姐已經過世了。“我把姐姐入土埋葬後,決定留在大陸。”杜文華説,自己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什麼叫“葉落歸根”。在大陸註冊的第一家公司,他特意起名為“華夏”。

  隨著海峽往來的日益便利,清明節前後兩岸同胞祭祖灑掃也變得“常態化”。“這些年來,每逢清明節,臺灣的老人們都會組團來到大陸。我自己也常邀請家人回來看看,尤其是我的孫子孫女。”雖然年輕一代對“根”的認知令杜文華多少有些擔憂,但他認為,中國人的家族觀念是不會改變的——“在我的老家東陽,文革期間被破壞的祠堂和家譜都在重修。而在臺灣,我們至今都保持著全家人除夕夜吃團圓飯前一定要先祭拜祖先的習慣。”

  兩岸在環保問題上的共識也令老人感到欣慰。“在我的印象中,臺北市較早就規定不能土葬,一定要火葬、海葬等。地球只有一個,溫度升高兩度,可能很多地方包括臺灣就會被淹沒。在我剛來大陸的時候,還沒有‘環保’的概念,現在‘低碳’已經家喻戶曉,中國政府莊嚴承諾減碳20%,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願意為此做出努力。”杜文華説。(記者余靖靜、段菁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