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輝照寰宇,京華故郡盛名揚。二儀有象天地立,零界無形萬物藏。零空蒼穹玄且妙,八方健兒聚一堂。奧秘體能技精良,運籌帷幄無國界……”
這是臺灣東海大學教授簡錦益正緊鑼密鼓創作的“曠世巨作”。出于對奧運和書法的熱愛,這位曾深研書畫50余載的學者萌發了一個獨特的構想:為2008年北京人文奧運撰寫一篇2008字讚文,並以此2008字為刊首,撰寫2008句七言古詩,運用書法加以呈現,以展示華夏文化精華。
近日,簡錦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2008字的奧運讚文和2008句古詩已經創作好,接下來他將用毛筆進行演繹。
08奧運是兩岸的共同大事
記者:您在臺灣教授書法超過50年,您是怎麼萌發用書法來讚頌2008年北京奧運的想法?
簡錦益:2006年8月8日8時,我和廈門藝文界的朋友啟動了紀念北京奧運會倒計時兩周年的 “中國印在我心中”篆刻作品展。後來大家討論認為篆刻很冷門,時間又比較長,刻好出來的字很多人看不懂。我們就想到找來書法家現場揮毫,因為書法藝術十分普及,也很能代表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想既然是2008年北京奧運,那麼就用2008個字來敘述我們爭取北京辦奧運的歷程,把奧運的起源、內容、狀況,發揚化幹戈為玉帛的精神,兩岸和平相處的期望統統表達在這2008個字里面。但是不能一個人只寫一個字,所以我把這2008個字橫列出來作為刊首,每個字延伸出一句詩,做成七言古詩,一共14056字。這樣就是“橫看成文豎成詩”。
記者:您在書寫中遇到哪些難題?
簡錦益:因為工作量很大,所以我常常寫到夜里兩三點,上了火,嘴唇都爛了。現在絹紙被我寫壞了很多,有時候是錯別字,有時候是筆畫不小心,常常要從頭來過,所以現在2008句詩,我才寫了300多句。我希望能在2008年5月之前書寫完成。
記者:您在創作讚文和刊首詩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簡錦益:因為長期教授詩詞國畫,所以寫出來的文字都是長期以來在我腦子里面演練的。偉大的中華文化我通通歌頌在內,文章結尾是說,兩岸和平,發揚化幹戈為玉帛的精神,大家都是一家人,我希望走到這個境界,因此我的文章詩詞完全表達這個精神。我自幼就酷愛中華文化,相信用文化藝術統一中國是最沒有爭議的。而北京人文奧運是華夏民族、海峽兩岸的共同大事,身為文化藝術工作者,我更要義無返顧地當這個推手。
導報記者 林莎莎/文 黃少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