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布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臺胞謝麗君:追尋老上海的舊夢

時間:2008-01-10 08:4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秷


謝麗君(速寫)  楊雨文

  謝麗君,出生在臺灣省南投縣。來上海之前,在臺北做了17年的造型設計師,曾經與王力宏、梁蚑琪、鄭伊健、舒琪、大小S、陶晶瑩、胡瓜等明星合作過。現在是威旺創新(上海)集團形象總監。

  出走臺北

  從臺北到上海,對很多臺灣人來說都是抱著尋找新機會、新市場、新發展的希望而來。而謝麗君不是,她是在人生的低谷中被上海舊夢牽引而來,是出走,也是重生。

  在臺灣,謝麗君曾經是許多人羨慕的成功女性。當時,她的丈夫是著名的音樂制作人,夫妻倆生活美滿,事業順利。這是一段美好的日子,直至有一天,她的丈夫愛上了另一個女人,而這段緋聞成為臺灣娛樂新聞的頭版頭條時,謝麗君的幸福生活至此打上了句號。

  意外的婚變以及八卦新聞的狂轟亂炸,使謝麗君身心受到重創。她因顏面神經失調,住進了醫院,兩個月中動了無數次手術。謝麗君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在不停地下沉,下沉,直沉到黑暗的谷底,甚至在手術中她似乎都聞到了死亡的味道。

  “我在想,如果這樣下去,我會死掉。我必須選擇離開!”出了院身體康復後,謝麗君帶著僅有的2000塊錢,飛過海峽來到大陸,她的目的地是上海。

  選擇上海,不為別的,只是因為張愛玲。張愛玲在小說中生動描繪了紅塵靄靄的老上海。“小學時候就讀張愛玲。我覺得人的骨子里就有一個靈魂,能感受到前世今生,這與人的年齡大小無關。我對老的東西有一種特殊的依戀,特別的感情。婚姻讓我重新看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大半生。”在臺北住院時,謝麗君讓弟弟回家幫她拿些書來看。弟弟帶來的竟全是張愛玲的書。謝麗君躺在床上,每天沉浸在張愛玲的故事里,沉浸在老上海的舊夢里。那回蕩著餛飩擔子、油炸豆腐、酒釀和兒童玩具的各種叫賣聲的弄堂;說著“儂撥我十塊洋鈿,我就搭儂買”的上海人;排列著各色洋裝店、裁縫鋪、巧克力店、糕點屋和歌舞廳的街道,行駛著的老電車、微風中的藤椅、雨夜的霓虹燈……成為謝麗君魂牽夢繞的地方。雖然她是臺灣少數民族一個部落公主的女兒,然而這個隔著海峽、隔了半個多世紀的遙遠呼喚,卻讓她與張愛玲筆下的老上海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那個時候,我覺得這就像一粒種子一樣,在心里慢慢埋了下去。突然之間,我和媽媽說,我要去上海!”

  在選擇離開的時候,謝麗君幾乎沒有猶豫。她關上手機,收拾好行李,獨自去上海。臨走前,她對母親說,“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不要擔心,我是出去尋找。”

  就這樣,老上海的舊夢牽引著她飛過臺灣海峽。在上海,她要將一切歸零,開始新的生活。

  滬上謀生

  夢是迷人的,但現實卻是嚴峻的。剛剛到上海的謝麗君,面臨的不是夢中的浪漫與溫馨,而是種種窘境。

  謝麗君盡管在臺北很有名,可在上海卻沒有人知道她,而她所從事的造型設計在當時的大陸還不很普及。她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舉目無親,身上帶著的錢連生活的開銷都不夠,甚至為了一日三餐而犯愁。在臺灣過慣了開名車、住豪宅豪華生活的謝麗君此時嘗到了謀生的窘迫和艱苦。

  到上海最初是寄住朋友家。正好朋友出國,房子空出來給謝麗君落腳。住了20多天,她就搬了出來,自己開始找房子。這時,正巧有機會到中央電視臺去做節目造型。謝麗君提著行李趕到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日子里,她帶著行李到處跑,四海為家。對于習慣于亞熱帶溫暖空氣的謝麗君來說,北京實在太冷,冷到不能適應。

  她回到上海,又飄落回夢的起點。“那段時間真的蠻辛苦,因為你不知道工作在哪里。後來因緣際會,我就在星空衛視做事,也是朋友介紹的,做了一年的時候,剛好東方衛視在招聘形象設計師,我就去試試。”

  像片被風追逐的落葉,謝麗君抓著舊夢的痕跡,在這個城市里追尋著自己的歸宿。即使再艱苦,她也沒有想到離開。她如同躑躅在一座窄窄的獨木橋上,不能回頭、不能轉彎,腳下是急浪湍流,唯一的選擇是下定決心往前走。“有時候人必須要有決心,有決心才不會感到苦。生命本來就有很多跌跌撞撞,有的撞到身上可能會淤青,可能會流血,可是你不要把淤青、流血當回事。撞了之後,那塊肌肉更經得起撞,多幾次磨練會更強壯。”

  堅強面對生活的謝麗君終于迎來了春天。她被上海東方衛視聘為形象設計總監,這是上海東方衛視聘用的第一個來自臺灣的總監。事業上的成功使謝麗君內心重新煥發起熱情,此時的她敢于平靜地直面自己的婚姻。她在上海一檔“大話愛情”的節目中談了自己失敗的婚姻,鼓勵婚姻和感情受挫折的女性同胞振作起來。她在節目中深情地說,“上海是一個很疼愛女人的城市,很包容女人,很寵女人的城市,所以來到這里你可以找回自己,找到自己,而且找到你應得到的安慰。”

  近幾年,除了在上海東方衛視擔任形象設計總監之外,謝麗君還在很多大型活動中擔任嘉賓,去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高等學府為大學生做禮儀演講,分享自己禮儀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與此同時,她還在上海開了自己的瘦身中心。

  謝麗君終于在上海落地生根,在這座美麗的城市里長出新的枝幹,沐浴在陽光中,慢慢長大。

  融入上海

  2002年剛來上海時,謝麗君把上海看成收容所,收容她這樣一個落難的人。慢慢地,上海的快速發展使她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激情。她被這種熱情激動著、鼓舞著,也像年輕人一樣,熱情澎湃地參與到上海的發展中去,成為創業大軍中的一員。現在,謝麗君在上海有了穩定的事業和自己的家,上海的空氣、花和水,所有的一切已成為她的生活、她生命中的一個部分。她和大多數上海人一樣,是一個安穩的生活者,享受著平靜生活所帶來的心靈滋潤。

  “我現在用平常心來看上海,因為它是我的家了。每次從國外回來,如果是回臺灣的話,我就有點難過,感到那個氛圍全都是吵架,充滿了很不愉快的記憶;如果是回上海,我會很開心,感覺是回到一個安定的地方。我媽媽曾問我:‘你會回來嗎?你會長住上海嗎?’我說:‘媽,我應該會長久住在上海,如果可以的話,將來找到一個很好的伴侶,那個伴侶不管是誰,上海都是我另外一個家。’”

  在上海生根的謝麗君已把自己當作了上海人。出于對老上海的迷戀,謝麗君對老建築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她將自己瘦身中心的開業慶典安排在了位于上海歷史名區新樂路82號上海首席公館酒店。這家酒店是1932年由法國著名設計師拉法爾設計,為昔日上海灘風雲人物黃金榮、杜月笙等人合股公司的辦公地所在,據說梅蘭芳也曾在這里一展風採。當她靜靜地走在這座散發著歷史幽暗沉香的老洋房里,謝麗君能強烈地感受到心靈的悸動,“能親臨在歷史的建築物中,是多麼榮幸的一件事!”

  2006年4月29日,謝麗君實現了她盼望已久的心願——在一座老洋房里安了家。

  在上海的5年生活,今天的謝麗君已變成了一個漂亮的上海女人,連說話的口氣都像上海人。提到上海,她會笑著說,“在上海機會很多,事業啦,愛情啦還有重新再來的機會。有的臺灣女孩子到上海來尋找愛情,我有四個‘姐妹淘’都相約來上海,去年有兩個嫁掉了。嫁給了上海人,都很優秀!”“上海不僅是時尚的風向球,它更像個鑽石,在發亮!每個人看到鑽石,都會向鑽石的方向走去。我想如果有外星人的話,他們也會來這兒!”

  謝麗君沒能趕上看見半個多世紀以前上海的月亮。她想著60多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而今天她眼中的月亮是歡愉的,比60年前的月亮大、圓、白……因為它照耀下的這個城市正日益散發出迷人的光彩。(茆曉明 楊雨文)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