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賽德克 巴萊》劇照。 資料圖片
為拍電影賠掉三棟房子、終於一圓多年矢志不渝的電影夢……臺灣藝人的一番自白,讓全場一片唏噓。4月17日,作為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系列活動之一,臺灣電影發佈會在北京世紀壇舉行。彭恰恰,大陸觀眾所熟悉的《家有仙妻》中的阿貴,攜自導影片《鐵獅玉玲瓏2》,與《風中家族》等臺灣電影的主創人員一起推介影片,動情訴説、耍寶搞笑,期待能在大陸市場賣出好價錢。
大陸電影市場東風勁吹
香港電影因臺灣而興,因臺灣而落——香港導演王晶曾經如是説:因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經濟快速發展,資金充裕,大量投資香港電影。加上臺灣當時對好萊塢電影有限制,臺灣市場只能播放臺灣和香港電影,從而創造了香港電影的榮景。等到臺灣市場開放,香港電影不敵好萊塢大片,只有數百萬人口的香港養活不起國際巨星,香港電影由此衰落。
對臺灣電影來説,大陸蓬勃興起的電影市場,是否類似當年香港眼中的臺灣?2010年底,中國大陸電影票房首次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大關;到2012年,僅用8個月的時間就達到了這一成績;2015年則縮短至100天,創造了百日突破百億元的紀錄,大陸已成為除北美外第一個年度票房突破40億美元的地區。
如此驚人的成長,令周邊地區電影人艷羨不已。執導《十萬夥急》的臺灣藝人康康,便在臺灣電影發佈會上笑説:“臺灣影人拍一部電影要賠掉三棟房子,大陸影人大概拍三部電影賠一棟房子。”不是大陸的房子貴,而是大陸的電影市場承載量大。
相比于臺灣,香港影人早已行動在先,上個世紀90年代便紛紛“北上”。2003年後,依據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等相關規定,香港電影進入內地市場不再受配額限制,合拍片中港方工作人員的比例也可高達2/3,更為香港影人北上潮推波助瀾。一時間,《英雄》《七劍》《無間道3》《赤壁》等一批口碑和票房兼收的合拍片,一度撐起內地電影市場票房半邊天。即使在風起雲湧的2014年,香港與內地合拍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澳門風雲》,也成功躋身國産電影票房前十名。
兩岸合拍漸成時尚
與此同時,臺灣電影同樣經歷了起起落落。上個世紀80年代,臺灣掀起新電影浪潮,《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風櫃來的人》等影片叫好又叫座,侯孝賢、楊德昌等著名導演更帶領臺灣電影,頻頻亮相國際舞臺。
可惜新電影浪潮如曇花一現,臺灣電影隨後便步入10餘年的低谷。直到2008年,一部愛情音樂片《海角七號》橫空出世,創下5.3億新台幣的高票房,打破臺灣電影市場多年的沉悶。新一代的臺灣電影不再如前輩專注于個體的純粹意念表述,而是追求更多觀眾的認同。
兩年後,富有本土特色的《艋舺》再次取得2.58億元新台幣的高票房。2011年臺灣電影更呈“井噴”之勢,《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 巴萊》(上、下)、《雞排英雄》4部電影票房破億,總票房金額達約15億元新台幣,是2010年的2.4倍。此後,《陣頭》《大尾鱸鰻》等也相繼突破億元新台幣。
不過,2300萬人口的臺灣畢竟與13億人口的大陸難以比肩,億元新台幣僅相當於2000多萬人民幣。早就“登陸”的臺灣導演朱延平在一次座談會上表示,臺灣電影還是應該走出來。因為臺灣電影市場小,臺灣一部電影成本大多在2000萬至5000萬元新台幣,這種規模的電影在亞洲市場競爭非常吃力。而大陸,八九千萬元人民幣成本的電影比比皆是,在臺灣是天文數字,在大陸卻只是中型電影。
2010年的海峽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2013年正式實施的《關於加強海峽兩岸電影合作管理的現行辦法》,取消了臺灣電影的配額限制,為臺灣電影進入大陸市場,以及兩岸合拍電影開闢了道路。借此東風,當年即有《雞排英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滾吧!阿信》等5部影片登陸。
此後兩岸合拍片越來越多,此次亮相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風中家族》即是一部合拍片,由北京紫禁城影業、北京二十一世紀威克影業,臺灣興揚電影等出資製作。由臺灣著名導演王童執導,講述的是國民黨軍隊中幾名青年在1949年遷臺後顛沛流離的人生故事。72歲的王童1987年即以《稻草人》一片獲金馬獎最佳導演,《風中家族》是他息影執教10餘年後復出的力作。
市場誘惑下的本土困境
少男少女青澀朦朧的愛情、朋友間不離不棄的友情……臺灣電影的確為大陸市場帶來一股清新風。2012年1月,在臺灣大賣4.1億新台幣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大陸上映,雖是半年之後的刪減版,也獲得758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3億新台幣的收入。同年情人節,鈕承澤導演的《LOVE》當天就大賣4000萬元人民幣。
不過,除此之外,大多數臺灣電影在大陸票房並不理想。以《海角七號》為例,在臺灣創下5.3億元新台幣的奇跡,在大陸卻只有3669萬元人民幣。而《雞排英雄》在臺灣的票房是約1.4億新台幣,在大陸市場卻僅取得120萬元人民幣。
臺灣電影為何在大陸成績不佳?王童認為,主要原因是宣傳不夠。臺灣導演李烈在一次訪談中也持同樣看法,認為如果上映影院少的話,片方不會投資做大範圍的宣傳;而宣傳不到位,票房自然也不會高,形成惡性迴圈。
原因不僅於此。2008年,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首次赴臺即受邀觀看的《海角七號》,早已未映先紅,但票房仍不理想。有人分析,一是影片中大量閩南語讓大陸北方城市的觀眾不適應。二是臺灣電影中表現的對於日本的特殊情感,讓大陸觀眾很難接受。
不能否認,臺灣電影進入大陸市場,的確面臨如何對待差異的問題。最早進入內地市場的香港電影,為了討好大陸觀眾,不斷淡化香港特色,近年出現“港味消失”的擔憂。臺灣電影倒不必擔心“臺味消失”,相反,臺灣本土風近年有抬頭之勢。2013年,臺灣年度電影票房前10名,本土片佔了一半以上。除了《看見臺灣》是部紀錄片,《大尾鱸鰻》《總鋪師》等影片都彰顯的是臺灣本土風情。
今年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臺灣電影也有此傾向。4部影片除《風中家族》外,《鐵獅玉玲瓏2》《十萬夥急》《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都相當本土。前兩部分別由臺灣綜藝節目當紅主持人彭恰恰、康康執導,走的是綜藝搞笑路線,後一部亮點在臺灣少數民族音樂,以音樂電影的形式呈現了青年的逐夢之旅。彭恰恰甚至期望,創意發端于臺灣當紅綜藝節目的《鐵獅玉玲瓏2》,可以不需要配音,直接以閩南語原版進入大陸市場。曾經,臺灣影人討論的是“要大陸市場還是臺灣市場”;而今,彭恰恰所追求的是“既要臺灣市場也要大陸市場”,其勇氣固然令人欽佩,但偏向臺灣綜藝節目化的表演,能否為大陸市場所接受,尚需觀眾檢驗。(孫立極)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