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海峽兩岸往來並不順暢,生活相對隔離。這也造成了兩岸中國人,在生活習慣、社會風俗,甚至語言文字上形成了讓人有明顯感覺的差異。但我們相信,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持續深化,兩岸民間交流將進一步水乳交融,這些差異也將逐漸變小。
臺灣《旺報》17日刊發臺北的簡心怡投稿文章,文章描述了長期生活在大陸的臺灣人與島內臺灣人習慣上的差異,以及當他回到島內感覺到的種種“彆扭”。作者文章中提出,像他這樣“相同命運”的臺灣人的身份究竟該如何認同的問題。不過他自己並沒有回答。
文章摘編如下:
清明返臺掃墓,從北京到香港轉機去臺北。在等待過關的時候,又一次,我早早將自己的兩本綠色證件拿出來,緊緊攥在手中。和往常一樣,在滿是紅色證件的隊伍中,這果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目。
是的,這是我小小的病態的癖好──在大陸成長,平時想盡辦法讓自己和其他人一樣,只有在這個時候,恨不得昭告天下我是臺灣人。
可是捫心自問,除了手中的證件,我還有什麼底氣能這麼説呢?
13年來,無論是衣著打扮還是言語舉止,甚至是思考方式,我都一點一點地和島內漸行漸遠。儘管在內心裏,我從來沒有忘記、甚至是強化了自己是臺灣人的認同,但是就像人們説的,“在大陸住了那麼久,被同化了吧”。同化的力量,一點點地侵蝕,幾乎沒有意識和感覺,然後,似乎是瞬息之間,我已不再是當年的我。
現在,我住在北京而不是臺北。我念的是北大而不是臺大。我使用拼音而不是注音符號。我上人人和QQ而不是臉譜(facebook)和MSN。我説的坐的是地鐵而不是捷運。我知道移動和聯通卻不知道中信和臺灣大哥大。我坐火車從北京到天津河南廣州,卻從來沒坐火車從臺北到新竹臺中臺南。我在中國銀行存錢,沒用過印章,沒收過支票,不知道臺灣的銀行下午3點半就停止營業。第一次用誠品書店裏的馬桶時,我嚇了一大跳。
是的,這些不過是生活習慣而已。不同的環境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可是當超商的店員聽不懂我説話;當水準書店的老闆問我,“小弟,你是大陸來的吧?”;當我在淡水買鐵蛋,熱情的小哥説,“你從哪來?啊本來就是臺灣人?真的嗎?你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當我看不懂公車站牌,上了車總是忘記先看看是上車付費還是下車付費就刷卡,下車又總是忘了和司機叔叔説謝謝;當這些事一而再地發生,敏感又自卑的我,無法坦然面對別人的異樣眼光。它們不再只是不同的生活習慣,而是逐漸積澱成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我在這頭,臺灣在那頭。
小時候,來大陸是父母的決定,我和弟弟沒得選擇;現在長大了,回臺灣可以自己做主了。可是,我已經弄不清楚,到底是“回去”,還是“回來”?
在大陸同學和同事的眼裏,我依舊是也必須是一個單純任性的臺灣人。一個外在於他們的“他者”。而回到臺灣,我還是“你們”,是不屬於“我們”的那個人。
記得小時候,看過成龍的一部電影《我是誰》,説的是一個特工在一次任務失敗後不幸失憶,在敵人的追捕中,苦苦探索自己身分和記憶的故事。我是沒有失憶的普通人;我也明白,我們的經歷都是時代使然,和我們相同命運的人一定有。(台灣網 何建峰)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