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湄洲島北部祖廟山上,媽祖頭戴冕旒,身著霞帔,手持玉如意,儀態雍容,表情慈祥,遙望大海,她眼望的正前方就是臺灣。在臺灣鹿港朝天宮,也有一尊模樣相同的媽祖石雕像,與湄洲隔海相望。
媽祖是閩臺兩地共有的文化財富。閩臺的同源文化之中,民間信仰佔據著很重要的部分。媽祖是兩地最重要的民間信仰崇拜神之一。媽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興于明、盛于清、繁榮于近現代,加上擁有海洋文化的特質,它對於臨海的閩臺兩地而言,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在臺灣,較具規模的媽祖廟就有800余座,信徒1700多萬。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紀念日和九月初九的媽祖羽化升天紀念日前後,都有臺灣媽祖信徒踏海而來,到湄洲祖廟進香禱祝、尋根謁祖、割火過爐、祈禱平安。
2011年12月中旬,身高1.28米、重1.1噸的翡翠媽祖像在湄洲媽祖祖廟護駕團與臺中迎駕團一道護送下,搭乘“中遠之星”遊輪前往臺中港,並安座在大甲鎮瀾宮,在海峽兩岸産生轟動影響。閩臺隔海,但一樣的媽祖,彰顯出一樣的信仰與文脈。
作為媽祖的故鄉,從2000年起,莆田市已連續舉辦了十余屆媽祖文化旅遊節。隨著媽祖文化在全世界影響力不斷擴大,媽祖朝聖旅遊正成為福建著名旅遊品牌,湄洲島每年接待遊客超百萬,其中臺胞超過10萬。
所以,閩臺的旅遊文化對接,也可以依託民間信仰帶來的人潮和資金流。例如,臺中港是臺灣本島距湄洲島最近的港口,且臺中也是臺灣媽祖信眾較為集中、媽祖文化活動較為頻繁的地區。莆田不僅要把湄洲-臺中航線打造成臺灣媽祖信眾和遊客海上直航湄洲謁祖、觀光的主要通道,而且可以利用這個通道實現閩南商貿濱海旅遊、閩北生態文化旅遊、閩東山海畬鄉民俗旅遊、閩西客家文化旅遊,使閩臺兩地取得雙贏。甚至在媽祖文化的共同想像下,莆田可以探索以媽祖城建設為契機,探索建立閩臺兩岸共同市場。
靈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媽祖仙去逾千年,她給閩臺兩地帶來的不僅是庇祐,更帶來創富的啟迪。(王大可)
[責任編輯:張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