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大陸赴臺學生初印象:限制不近人情 馬英九很帥

2016年03月10日 15:23:44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臺大第一批正式修習學位的陸生,在媒體要求下大合照。(中評社黃惠玟攝)

媒體要求做跳躍動作,陸生開心地配合。(中評社黃惠玟攝)

 

  環球網9月8日消息,臺灣大學首批研究所碩、博士陸生共52名,7日下午參加學校特別舉行的“陸生相見歡暨入學指南説明會”。對臺灣當局規定陸生不得打工、校方不能編列公費獎學金,出境要提前兩周向“移民署”提出申請等諸多限制,陸生相當在意,一位就讀博士班的劉姓陸生即直言:“這不是個文明的地方嗎?怎麼這麼不盡人情!” 而對於臺灣的第一印象,有女生則説“馬英九很帥!”

  據中評社報道,劉姓陸生指出,他曾經到還為唸書,相關規定沒有那麼複雜,從臺灣“移民署”對陸生的相關規定來看,顯然是對陸生不太信任,這和他對臺灣的印象,認為臺灣是文明的、自由的實在差太大了。

  臺灣各大學今年首度招收陸生來臺修習正式學位,公立大學以研究生為主,臺大學務長馮燕指出,臺灣大學今年總計招收54名陸生,有2名因為手續趕不及辦無法來臺讓人相當遺憾。52名陸生中,9位修博士學位,43位修碩士學位。在係所部分,以管理學院人數最多,其次則是電機、生農學院最多。

  這52名陸生,來自福建有13名、浙江10名、江蘇9名、廣東9名、北京6名及上海5名。依畢業學校來説,以從中山、北京及廈門大學最多各有5名,和私立大學招收大學部學生不同的是,這些研究生多隻身來臺報到,少有父母陪同抵臺報到。

  為讓陸生了解來臺相關規定,校方花了不少時間解釋,包括陸生來臺必須準備給校方申請的文件,以及請假、住宿、不得打工、沒有公費獎學金、每次出境必須在兩周前向校方提出申請、父母來臺探視每學期只限1次。乃至畢業後1個月內必須離臺,以及畢業後不得留在臺灣就業等規定,普遍引起陸生的關切。

  就讀管理學院的一位陸生即指出,他希望來臺可以到企業實習,但有薪酬的實習卻不能參加,畢業當年校方能否協助畢業生找不是臺灣的就業機會?否則陸生等到畢業後返回大陸,在找工作機會上明顯比在地的學生晚了許多。

  也有陸生問,如果不能打工,那是否能到民間做志工,做沒有薪酬、服務性質的工作?如果是有些教授接一些企業,不是公家的研究案,那陸生是否可以做私人助理性質,由教授補貼經費?

  馮燕在回應時,對於陸生不得打工的規定,相當尷尬表示:“對不起,這不是我們(指校方)的意見,而是法的規定,為避免觸法,希望陸生們能體諒。”不過,對於陸生要求當志工,到企業實習等,她則相當鼓勵,並希望陸生來臺除了享受臺大自由的校園外,也可以順道體驗臺灣的民情風光。

  除了對相關政策的不滿外,也有陸生抵臺雖只有兩天,已對臺灣有不錯印象。重慶大學畢業,曾留學美國,抵臺攻讀博士的陳城就特別喜歡看臺灣電視節目,認為“馬英九很帥,蔡英文很厲害”。

  27歲的陳城曾在富士康公司短暫待過,會來臺讀書就是衝著“第一屆陸生”,她説,這個經歷對她未來不論是從事學術研究或到業界工作都是很好的經歷。臺灣美食、風景都超吸引她,電視節目是讓她最感興趣的,因為臺灣電視節目,不論是政論或綜藝娛樂節目,都是引領整個華人世界。

  對於臺灣年底選舉,她雖然不會親自參與,但卻會做為一個旁觀者靜靜在旁觀察,講到臺灣的政治人物,她説:“馬英九,他很帥,真的很帥,很有風度。而蔡英文,就覺得蔡英文很利害,對一個女性來講,黨齡很短,但可以這麼快地在政界崛起,算是某種成功女性的代表。”

  北京師範大學畢業,來臺大念心理所碩士的徐寒羽則説,來臺灣接受媒體的採訪讓他感覺很新鮮,在大陸時就時常接觸臺灣到大陸做交流的學者,了解臺灣的情況,他也會上網查查資料,也因此對臺灣風土人情都很嚮往,最期待到臺灣後和同學互動交流。雖然才到臺灣兩天,感覺臺灣的情況和自己所想的差不多,所以他可以説已經融入了在臺灣的生活。

  徐寒羽特別説,在臺灣的第一個早晨,他在臺大校園樹下吃早餐,剛好遇到打掃的清潔工,當時他還移動了雙腳好讓清潔工打掃,沒想到清潔工卻告訴他不用,要他待在原地好好吃早餐,這樣的互動讓他超感動,而臺大的環境讓他覺得很安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來臺攻讀藥學所碩士的曾維康則説,他確實曾經考慮到香港或是其他國家進修,不過看到臺灣要招收第一屆陸生就想考看看,考上就決定來臺。他的父母都支援他到臺灣,畢竟臺灣大學各科系的水準很高,還可以好好體驗兩岸文化的差異。

  曾維康表示,雖然來臺才兩天,但他已打算利用休假時間,去阿里山旅遊,吃吃臺灣的美食。他對臺灣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建築物外觀舊了一點,像高樓大廈雖然很實用,但似乎有較多的歷史沈淀,和杭州比較,還是杭州的建築物漂亮一點。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張真瑜]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