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文化科教  >   正文

臺媒:社交網絡掀起第四波兩岸交流潮

2013年02月06日 10:17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媒稱,兩岸交流歷經多次變化:第一個變化是臺灣從“戒嚴時期”走向開放探親、旅遊;第二個變化是直航讓兩岸的地理距離大幅縮短;第三個變化是開放大陸遊客和學生來臺,讓兩岸交流變雙向。但另一個還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的變化,是社交網站給兩岸交流帶來的深遠影響。

  據臺灣《中國時報》2月3日報道,在第一個階段里,大陸民眾對臺灣地區的印象,是老兵、遊客;從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主角換成了臺商,這時大陸民間對臺灣人的印象,除了“有錢”,就是“好色”。然後,大陸一部分人富起來了,臺灣人在大陸的形象變得有些模糊。進入第三階段的開放大陸遊客、大陸學生來臺,大陸民間對臺灣人的印象才開始立體起來。

  然後,社交網站興起之後,臺灣民眾慣用的“臉書”,有了大陸人的身影,5億大陸民眾熱議的微博(包含新浪、網易、騰訊、搜狐等),除了臺灣影劇明星高佔粉絲排行前位之外,臺灣作家、政治人物的身影也不少見。報道稱,如果不是微博,大陸人的形象在臺灣其實也是模糊的。

  報道指出,社交網站不只是一個論政、議政的地方,也是一個社會生活的地方,多數活躍或“潛水”(隱姓埋名)于微博的臺灣人都能發現,大陸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臺灣民眾生活文明進度較早,通過社交網站的交流、交往,兩岸彼此的認識,不只立體,還能像舊時“串門子”鄰居那樣鮮活起來。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