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學誠法師:佛教增進兩岸四地民族認同感

時間:2012-03-08 09:51  來源:國際線上

   學誠法師走過人民大會堂北門大廳。攝影:張一夫

  出席中國最高政治協商機構──全國政協年度例會的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學誠法師,日前在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佛教界人士在致力於個人修為的同時,應繼續造福國家和社會。他認為,通過近年來的佛法交流,兩岸四地民眾加深了民族認同感。

  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內地,還是在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臺灣地區,佛教都有深厚的民眾基礎。今年4月,由海峽兩岸高人大德倡導發起的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將在香港開幕,此前,該論壇還分別在普陀山和臺北舉辦過。學誠認為,隨著內地同港澳臺地區佛教交流日趨活躍,這根信仰的紐帶更是讓“大家增進了對彼此間的了解”。“內地和港澳臺的佛教交流,不斷在深入,範圍不斷擴大。通過宗教領域,通過宗教的方式、方法,能增進我們中華民族血濃于水的情感,對(提高)我們‘一個中國’的認同感都是非常有益的。它所發揮的作用,可能是其他領域不可替代的。”

  為適應經濟社會的日益發展,學誠法師還積極借助新媒體手段弘揚佛法,在促進社會和諧的同時,也豐富了中外佛教界的交流。早在2009年,學誠法師就開辦了自己的微博弘法平臺。截至目前,他個人在中國兩大主流微博上的“粉絲”已經突破了20萬。通過這個平臺,人們有了更多機會來接觸佛教,領悟佛法。學誠法師説:“任何一個組織,乃至任何的一個人,都需要了解、掌握和熟悉現代的傳播工具,(這)有助於自己更好地開展工作,也有助於同各個方面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讓外面的人能夠了解我們寺院裏頭的出家人在做些什麼事情,心裏是怎麼想的;同時,也使我們寺院裏頭出家的法師服務社會,來幫助人解除內心當中的一些煩惱以及困惑。我覺得這個方法很有效果,成本還最低。”

  在轉型和發展期的中國,為了更好地生活,很多人選擇了背井離鄉,有的從農村來到城鎮,有的從小城市走向了大都會,快速的發展節奏和變化著的生活環境,讓許多人的內心一時無處安頓;另一方面,隨著公民社會的逐步發育,更多人關注到了有待進一步提升的公民整體素質,甚至還引發了見諸於媒體的大討論。這些現象,學誠法師看在了眼裏,也給出了自己的解決之道。“因為我們周圍在進步,周圍在發展,所以這個階段,可能有很多人內心有這方面、那方面的一些問題。用佛教的(方式)來講,人們要安住,安住就是讓人的心能夠安定,讓人的心能夠平緩;第二步就是調伏,調伏人內心世界的煩惱。這樣的話,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對問題的思考,才能夠準確。”(張一夫、李蔚)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李博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