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右,翁佳慧飾)與林黛玉(朱冰貞飾)。新華社記者 高學余攝
王熙鳳的扮演者魏春榮在扮粧。
崑曲《紅樓夢》劇照。
昨晚,崑曲《紅樓夢》(下本)在臺北中山紀念堂落幕,同時為兩岸城市互訪系列“2012年北京文化周”畫上圓滿句號。
北方崑曲劇院帶來的崑曲《紅樓夢》上、下本演出,倣若一壇好酒,讓臺灣崑曲迷沉醉其中,中山紀念堂2514個座位天天都是座無虛席,就連夾道都坐滿了觀眾。
通靈入世,歷經人間悲歡;人世幻滅,促使頑石歸真……全本崑曲《紅樓夢》,以“大全景”的概念為追求目標,以賈寶玉入世和出世為主線,王熙鳳的個人命運為副線,展現賈家的興衰史。上本從寶玉入世開始,到建大觀園止;下本從太虛幻境到寶玉出世,將賈家興衰、眾兒女命運、寶黛愛情幻滅交織聚合,巧妙地糅配文學與戲曲藝術,傳遞文言詩詞的文學之美、古聲雅調的樂音之美及現代舞臺藝術的立體之美。在演出前,臺灣觀眾就對這部融合崑曲和文學之美的藝術巨作充滿期待。演出前,幾百名沒有票的觀眾,就在劇場前面排成長隊,準備坐在過道看演出。
北方崑曲劇院非常重視這次演出,劇組進駐劇場後,全部130人都待在裏面認真地綵排、走臺。雖然中山紀念堂的舞臺比較小,原版演出的舞臺布景不能全部搬上去,但舞美人員絞盡腦汁精心設計,讓臺灣的舞臺足以和大陸演出時的舞臺媲美。臺灣觀眾對這個“縮水”舞臺的熱情卻毫不縮水,演出中每一次換景,觀眾席裏都會傳出輕聲驚嘆和熱烈的掌聲。
“創作崑曲《紅樓夢》是文化傳承道路上的重任,我追求的是全景式地展現原著精神。”該劇總導演曹其敬表示,崑曲版《紅樓夢》獨特之處在於,更多地以哲學意味勾勒寶玉的精神世界,強調哲學層面的追求與交流。從人間富貴的繁華頂峰到敗落,該劇所呈現的情感細膩之美讓臺灣觀眾心生無限感慨。臺灣舞蹈家李偉淳博士興奮地説:“演員盡力地演出每一個動作和唱腔,樂手專注地演奏每一個樂符,每一位都是我們的天使,給臺灣觀眾上了寶貴的一課。”
坐在觀眾席裏,和臺北觀眾一起觀看演出的北方崑曲劇院院長楊鳳一也分外感動。“將近3000名觀眾都沉浸在《紅樓夢》營造的氛圍中,將近3個小時的演出幾乎沒有一個觀眾退場,我身邊兩位八九十歲的老觀眾也都能認真地看完全場演出。幾乎每一次暗場觀眾席都會響起熱烈掌聲,有時他們甚至會為演員精美的服裝而鼓掌。”觀眾曹子祺説,崑曲典雅精緻,《紅樓夢》博大深邃,兩者的結合,唱詞古樸典雅,超越了現在眾多的新編崑曲。
演出結束時,大幕落下,燈光漸暗,近3000名觀眾集體起立鼓掌,熱烈的掌聲像滾滾波濤涌至舞臺上,讓每一位演員都沉浸其中。散場後,許多年輕人還在四處詢問,該劇有沒有DVD出售,他們要把這份崑曲藝術之美帶給自己的家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