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右)4月26日參加電視臺所舉辦的活動簽完名轉身,“行政院長”江宜樺與臺北市長郝龍斌(左)有說有笑。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馬英九27日在個人社交網站上發表觀看《奮起臺灣》紀錄片的感想,他指出,這幾年,臺灣人靠著“腦礦”在德國紅點(Red Dot)、IF等國際設計比賽、發明展屢創佳績;2012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評比,臺灣地區排名全球第13名;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排名,臺灣地區效能排名第5、企業效能第4,成績不俗,臺灣地區的優勢並沒有衰退。
馬英九說,《奮起臺灣》紀錄片精華雖然只有短短15分鐘,但不只反映臺灣地區的現狀、也令人反思起臺灣地區的未來。他進一步指出,“我想起2001年去香港訪問時,得知香港蓋一棟38層樓的公寓只需1年,1層樓只要4天就蓋好。但在臺灣蓋12層樓公寓就要兩年”。
馬英九強調,近年臺灣地區學生英文能力,包括托福、多益成績輸給韓國、中國大陸;過去10年,韓國遠遠超過臺灣地區。我們一定要問自己,臺灣人這麼努力,但為什麼我們的公共工程比別人慢?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英文學得沒有比別人好?為什麼臺灣地區參與區域經濟的步伐比人家慢?
馬英九表示,有位文化人曾對大陸的朋友說,臺灣地區有兩個面向,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顯性的是在媒體上所看到的那一面,隱性的則是要鑽進巷弄中才體會得到,也是最真實的那一面。
馬英九指出,我們期望透過媒體,能更深度同時呈現兩個面向、不同的臺灣地區,也期望媒體持續監督,對當局施政各個面向檢討批評,當局會在這些指教建議下,努力奮鬥、繼續前進。
[ 責任編輯:周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