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終正面應戰核四“公投”。圖片來源:東南網
此前主張核四“公投綁選舉”的蘇貞昌,26日還在食言,明確表態說“反對‘公投’”,但令外界驚訝的是,在黨內“主戰派”施壓下,昨天(27日),蘇貞昌態度發生“二次轉向”,下令民進黨準備正面迎戰核四“公投”。
江宜樺拋出核四“公投”議題後,蘇貞昌第一時間“反對公投”的退縮態度,引起了包括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等在內的“主戰派”的不滿。隨後,謝長廷、遊錫珛央圻悀悀”級人物也公開施壓,要求蘇貞昌正面迎戰。昨天下午,民進黨中常會上,“主戰派”集結,最後中常會形成決議,要求“民進黨要有一戰的準備,也要有必勝的決心”。至此,蘇貞昌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對核四“公投”議題完成了“二次轉向”。
民進黨這次應對藍營拋出的核四“公投”議題,給外界倉促、混亂之感,但最終為何轉向正面迎戰呢?
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陳淞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蘇貞昌最開始是在意這次“公投”必輸無疑,所以才反對“公投”,但民進黨內多數意見是,希望民進黨不要在意一時輸贏,而把核議題作為長期的“社會運動”來做,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民眾加入“反核”行列,尤其是2018年臺灣核一將面臨除役與續轉的問題,核議題必然會成為2016年“大選”重要的公共政策辯論議題,因此,從長遠看,正面應戰核四“公投”對民進黨2016年“大選”是有利的。
倡導-反對-應戰 蘇貞昌兩天內二次轉向
“我們叫做民進黨,過去我們說要解除戒嚴、要組黨、要‘公投’,我們說要建立‘非核家園’,也說核電廠像擁抱兩個女人一樣危險。為何這麼辛苦坎坷?!”27日下午,參加完中常會後的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不再是前一天的“萎縮”樣子,而是慷慨陳詞,鬥志昂揚,他親自宣布:“中常會決議,民進黨有一戰的準備,也有必勝的決心。雖辛苦坎坷,但沿路都是這樣走過來……擁核與廢核之爭,是下一代之戰。”
而民進黨“黨內人士”放出風聲說,預計民進黨將成立 “論述”、“宣導”、“組織”、“運動”等4個工作小組,對核四“公投”議題進行分工。而黨的發言人王閔生也不再提“反對公投”,而是強調,“民進黨30年來堅持‘反核’,核四‘公投’的目的是理念與價值,而不是政黨與意識形態的爭奪,民進黨已經做好一戰的決心,這是世代生存的一戰”。
從今年1月初倡導 “公投綁2014年選舉”,到2月26日“反對公投”,再到“做好一戰的決心”,蘇貞昌兩天時間內對核四“公投”的兩次態度轉變,令外界目不暇接。其背後的原因,當然是黨內“主戰派”的施壓。
26日,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針對蘇貞昌退縮“反對公投”的態度,就在臉書上用苛刻的文字表達恨其不爭之意:“拜托僵化古老的民進黨,讓志玲姐姐(代表反核人士)生氣吧!”而“天王”之一的謝長廷當天更在自己主持的廣播節目中 “施壓”說,“‘公投’是由民進黨和很多民間團體長期爭取而來,我們更應該直接正面迎戰”。遊錫D的立場與謝長廷相近。
27日,“主戰派”聲音在中常會上集結,最終以“中常會決議”的方式迫使蘇貞昌接受“正面迎戰核四‘公投’”議題。
修“公投法”短期無望 民進黨戰術上重視“公投題目”設置
由于臺灣“公投”門檻非常高,2004年以來全部6個“公投案”均遭否決。
“核四公投案”若在目前法規未改的情況下“必死無疑”,這也是蘇貞昌第一時間之所以食言而“害怕”付諸“公投”的原因所在。因此,在藍營拋出同意“公投”決定核四命運後,以蔡英文為代表,民進黨內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批評國民黨 “技術性擊垮反核民意”的同時,強烈要求修改“公投法”,以降低“過關”門檻。
“但以國民黨在‘立法院’佔多數的情況下,修改‘公投法’肯定是無望。如果國民黨同意修法降低‘公投’門檻,沒準‘核四公投案’就會過關,核四停建,如此一來,不是讓主張續建核四的馬英九和國民黨難堪?!”陳淞山說,在短期內,民進黨要想通過修法來達到“反核四”的目的,基本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既然民進黨中常會已經決議要正面迎戰核四“公投”,那只能在“戰術”上進行爭取。正如謝長廷所說,“既然國民黨願意將核四訴諸 ‘公投’,基本上我們是十分讚成的,但要注意技術性層面的幹擾”。
于是,“公投題目”如何設置,成為藍綠陣營交手的焦點。
藍營拋出的“公投題目”是,“是否支持停建核四”?而謝長廷和蔡英文等人表示,民進黨應該爭取把“公投題目”設定為“是否支持續建核四”?遊錫D27日則建議,應把由民間團體提出“是否支持續建核四”與“內閣”提出“是否支持停建核四”兩個題目同時交付“公投”。
命題的一字之差,“公投”結果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藍營鎖定“停建公投”,只要同意核四停建的民意未達過關門檻,就可“論定”多數反對停建,達到續建目的;反之,綠營鎖定“續建公投”,也是同樣的打算,吃定同意核四續建的民意過不了半,即可否定“行政院”續建政策。
命題上的過招,玄機在此。
“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戰略考慮 正面迎戰“公投”或利于綠營2016“大選”
蘇貞昌轉向同意 “正面迎戰”核四“公投”,是“屈從”也是“接納”黨內是“主戰派”的意見。
為什麼是屈從?畢竟,“反核”與建設“非核家園”是民進黨長期以來的黨的主張,而“公投”決定核四也是蘇貞昌自己親口所提倡。“如果藍營同意‘公投’核四,蘇貞昌反而退縮,不只是自食其言臉上無光,更是拋棄了民進黨長期以來的主張與理念,這是非常嚴重的,搞不好蘇貞昌的黨主席位置都可能沒辦法保住。”陳淞山說,
至于說蘇貞昌願意“接納”,因為黨內“主戰派”要求“正面迎戰”的戰略考慮是有相當道理的。“以目前法律規定,這次核四‘公投’失敗是確定的,民進黨暫時受到挫敗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但是,正面迎戰的意義不在于一時的得失,而是把核議題‘公投’作為一項長期的社會運動來做。”陳淞山分析說,通過社會運動的動員、宣傳、解釋、說明等一係列活動的舉辦,核安、電價等問題會更加透明,民眾會更加了解,“相信反核的人會越來越多”。
更重要的是,根據時程,臺灣的“核一”電廠將在2018年面臨除役還是續轉的決斷,這就必然使核議題在2016“大選”中成為候選人必須辯論的重要公共政策。“到那時,由于經過一係列的社會運動,反核的人會越來越多,支持民進黨主張的人越來越多,所以,這次正面迎戰核四‘公投’對民進黨是短空長多,對民進黨2016年選情是有利的。”陳淞山說,“兩害相權取其輕”,正是基于這樣的戰略考慮,蘇貞昌才最終接納“主戰派”的主張,與國民黨正面迎戰核四“公投”。
[ 責任編輯:朱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