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報》11月30日報道 南沙太平島新建碼頭工程下月竣工,經臺海軍大氣海洋局實地測量,確認2號碼頭外側船席,可供標準排水量近萬噸的海軍旭海號船塢登陸艦泊靠。
太平島碼頭功能過去多聚焦在可泊靠3000噸級巡防艦,但在碼頭設計之初,“國防部”也參與需求研議。軍方要求船席長度與水深,需供臺軍外島運補最大船艦的旭海艦靠泊。
太平島碼頭分為1、2號碼頭,2號碼頭內側是1000至2000噸船席,外側則是3000噸以上大艦船席。但每年6到9月西南涌流出現後,漲潮時浪潮經常會漫過1號碼頭堤面,3000噸以上艦艇此時要泊靠,必須計算潮位。
經海軍測量確認,2號碼頭內側船席水深達到6米多,外側船席則有8米,略往外緣水域推出,水深更達10至13米。預判包括海軍甫成軍最大噸級的磐石軍艦,都能泊靠使用。
海軍測量發現,艦艇要駛入內側船席,必須沿太平島東南側岸際海域駛入,“直進直出”,外側船席航道則靈活許多,可使用一般操艦方法泊靠。
太平島過去興建過不少小型棧橋碼頭,但難抵西南涌流,且碼頭所在的西南角岸際海域有橫向漂沙,容易淤積。太平島新建碼頭工程2014年2月以23.36億元新臺幣決標,2014年2月7日開工。新建碼頭在1號碼頭下設計有鏤空的生態廊道,讓漂沙可以穿過碼頭,希望降低定期清理的幾率。
此外,太平島因興建碼頭,抽沙回填,在太平機場跑道尾部堆積出一片沙洲,作為工材與混凝土攪拌暫置場,原本工程結束後計劃要讓它“消失”,但其有保護機場跑道尾不受海浪浸蝕的功能,現已自本島海運數百塊消波塊鞏固這塊沙洲,計劃讓它成為陸岸,是太平島面積從0.49增加到0.51平方公里的一部分。
目前太平島駐軍,包括海巡南沙指揮部、空軍太平分隊和海軍氣象站,共約150人。
[ 責任編輯:朱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