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艦隊日夜守護著南海前哨。圖為艦隊在海上進行演練。
今年8月初,第一份由海峽兩岸南海問題專家合作撰寫的《2010年度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出爐。據介紹,這份由中國南海研究院和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共同策劃、組織、編撰的《報告》共分7章,每章分別由兩岸各一位學者共同撰寫,並經兩岸南海問題專家集體討論定稿。首份南海形勢評估報告的出版,表達了兩岸學者在南海問題上的共識和合作意願。
南海合作刻不容緩
《報告》主編者之一、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表示,有200多個島礁的南海,情勢險峻複雜。海域中龐大的石油蘊藏、豐富的生物資源以及重要的國際航路戰略地理位置,是形成南海紛爭的重要因素。南海問題事關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兩岸關係的積極發展為開展南海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報告》顯現了兩岸南海問題專家學者的深度交流,並反映了兩岸學者在南海問題上的觀點。相信兩岸南海合作將在學術合作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收穫更多的合作成果。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説,近年來,中國南海局勢在該區域內外各種勢力的操縱與推波助瀾下,不斷被炒熱。多種勢力試圖渾水摸魚,從中漁利,製造緊張局勢,從而侵害中國的領土領海和主權完整。
陳先才表示,隨著一些國家對南海的事實佔領,南海問題正面臨走向國際化、複雜化的趨勢,在這種情勢下,兩岸應共同思考南海的權益。外國對南海諸島的侵佔及對南海資源的非法掠奪,不僅是大陸的損失,也是臺灣的損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巨大損失。兩岸合作開發南海資源,能夠對兩岸經濟的發展增添巨大潛力。而對礦産和能源需求很大的臺灣而言,如果兩岸能夠聯手開發南海資源,對於臺灣經濟無疑是營建一個強有力的支柱和注入新的活力。因此,當前兩岸應儘快聯手協防和開發南海,兩岸在南海議題上的合作可謂刻不容緩。
合作範圍廣泛務實
該《報告》建議,兩岸應加強在南海問題方面的合作,建立政治互信和事務性合作,推動建立兩岸軍事協調機制和南海油氣資源的合作開發。
“兩岸在南海議題上完全有合作的空間和可能性。”陳先才説,長期以來,兩岸在維護南海主權及其資源方面的立場和態度基本一致。目前,兩岸在南海問題上還不能完全協調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先在某些問題上開展合作。他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兩岸如果在南海主權宣示及協防上能夠攜手合作,對於提升整個中國在處理南海議題上的話語權,具有重要的加分作用,也能更好地維護兩岸在南海的現實利益。
其次,目前在南海島礁多數處於被外國佔領的狀態下,兩岸如果能夠攜手合作,不但能有效地維護兩岸漁民的共同利益,而且也能有效保護南海漁業資源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再次,兩岸可以在南海石油天然氣探勘等方面進行充分的合作,這無疑可以為兩岸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利益。
最後,兩岸可以在維護南海海域環境及氣象研究等領域進行合作。
臺灣坐看南海局勢
針對當前南海複雜的形勢,臺“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8月5日重申臺灣對南海擁有“主權”。在南海諸島中,目前臺灣實際佔有東沙島和太平島。8月初,臺官方挑選島內23名大學生,搭乘“海巡署”艦艇前往東沙島宣示“主權”。同一天,在臺灣軍方及“海巡署”官員的陪同下,臺灣一名“監察委員”搭乘空軍飛機,前往太平島巡視考察,也有宣示“主權”的意涵。
對於近期南海地區異常“熱鬧”,臺灣在南海兩島只有“海巡署”駐防,島內藍綠“立委”一致認為,臺灣不能無視各方動作,軍方應派遣戰鬥部隊,重返東沙島和太平島。但臺軍方強調,“目前並無恢復駐軍計劃”,臺“國安”高層也就是否恢復駐軍一事表示要進行考量,目前並無明確結論。
臺灣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副教授孫國祥指出,臺灣雖然佔有東沙及太平兩島,但畢竟兩島距離臺灣太遠,每次只要南海起爭端,臺灣就會處於很尷尬的狀況,也就是説,臺灣通常只能坐壁上觀。(中新社 沙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