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   正文

臺灣經濟不景氣竟怪“紅色供應鏈”?

2015年07月28日 07: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6月,臺灣出口大幅衰退13.9%,出現自2月以來的5連跌。7月中旬,“中華經濟研究院”將2015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到3.04%,比前次預測低了0.52%,有學者直言連“保3”都成問題。

  一片悲觀聲中,有人怪馬當局推展兩岸經貿關係,使得臺灣廠商帶技術到大陸設廠,助長大陸 “紅色供應鏈”崛起,反過來成為臺灣最大競爭對手。更有甚者,將整個臺灣經濟的不景氣歸咎於“紅色産業鏈”,説隨著大陸高調宣示扶持重點科技業,臺灣科技業面臨的“‘紅色供應鏈’殺戮期”才開始,且將持續好幾年。一時間,“紅色供應鏈”一詞頻現報端。

  何謂“紅色供應鏈”?

  臺媒所説的“紅色供應鏈”是指大陸把原來需要進口的中間産品轉為自己生産,將整個供應鏈建立在大陸,並要求外商30%的零件國産化。這個提法最早見於2013年10月臺灣出版的《天下雜誌》,説向來以完整電子産業行走天下的臺灣,正在被崛起的大陸本土廠商卡位、取代。最近HTC出貨驟減導致臺股宏達電幾度跌停,加上臺灣經濟增長率衰減,這個話題再度熱炒。

  國務院今年5月8日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指出,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要在整合電路、通信設備、航空航太裝備等10大重點領域提高自有技術能力,2025年成為製造業強國。

  一個明顯是全局性的指導意見,卻被臺灣某些人曲解了,認為“當中國傾國家資本的力量發展‘紅色供應鏈’,並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政策時,我們必須警覺到這些政策都是正面對著臺灣而來”。

  我們採訪了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他説,這種將原來進口的初級産品改為自己生産,由産業鏈下游向中上游發展,由基礎工業向高精尖産業發展的“進口替代”是一個進程,臺灣在上世紀60年代(食品、紡織品)和80年代(石化和鋼鐵)已經歷過。大陸産業用20年時間走過了臺灣幾十年走過的路,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鋼鐵、石化方面的進口替代,只是沒有引起民眾的關注,如今危及到資訊産業特別是面板出口這一台灣經濟的生命線,才被媒體接連炒作。

  有大陸網友認為,這一説法是把“紅色供應鏈”當作臺灣經濟衰減的替罪羊,“臺灣媒體想把大陸渲染成對商業不友好的地區”,不過是“大陸威脅論”的另一個版本而已。

  是“紅色供應鏈”的錯嗎?

  孫明德説:“紅色供應鏈”會部分影響臺灣經濟,但我不認為今年臺灣經濟的衰退是因為“紅色供應鏈”,因為大陸自身經濟增長率和出口也呈下降趨勢。如果以美元來計算,不僅日、韓,甚至是德國,今年1-5月的出口都在衰退。

  臺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所謂“紅色供應鏈”的説法,既無法精準描繪事實,又模糊了臺灣産業問題的核心,並非一個合宜的語匯。一個新興巨大經濟體,人口眾多、需求巨大,逐漸發展出完整供應鏈是必然的産業措施,而以國家的力量協助其發展,也是多數國家自然而然的産業政策。就像早年臺灣“關鍵零組件”産業發展計劃一樣,是要替代進口、節省外匯。它既不是針對臺灣,也不見得一定有效。否則,日本對臺零組件早就該讓出市場,比利時、盧森堡、瑞士等小國早就該在德國的強勢經濟下萎縮倒退,何以能和德國對峙甚至超越?

  全球IC封裝測試行業的知名企業矽品董事長林文伯表示,大陸要建立自己的半導體生産鏈,最終仍須面向世界市場,這不是靠補貼、關起門來自己供應晶片就可以,要擁有技術及品質,才能取得市場佔有率。兩岸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競爭的競合關係10年前就已開始,臺積電等晶圓(晶片)代工廠在大陸投資設廠,但中芯並沒有因此對臺灣晶圓雙雄造成威脅,面板市場也是一樣,高科技不是靠用錢補貼就可以建立優勢的。

  經濟界普遍認為,拉動經濟增長要靠內需、投資與出口三駕馬車。反觀臺灣經濟,內需方面,平均薪資15年原地不動,雖然物價漲幅不大,但造成民眾消費動能嚴重不足;而投資方面,外來投資低於對外投資,同時因為70%的當局預算屬於法律義務支出,用於公共基礎建設和科研方面的財政支出很少,所以近年來基本靠外貿出口特別是電子元配件的加工。2014年,臺灣電子零組件佔整體出口值的29.92%,為臺灣出口的支柱。

  經過分析我們會發現,臺灣經濟不景氣有全球經濟復蘇仍脆弱、台幣匯率升值、薪資停滯以及臺灣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過於依賴出口及對大陸貿易,而出口産品又過於依賴ICT(資訊和通信技術)産業等多種因素,“紅色供應鏈”只是部分原因。

  提升競爭力才是臺灣的出路

  孫明德提出,“紅色供應鏈”的存在,既是威脅也是挑戰和機遇。臺灣應該努力替代上游的日、美,而不是在中下游打價格戰拼殺。否則後有追兵,前有堵截,很容易被“夾殺”,沒有前途。

  《聯合報》社論也指出,臺灣産業及出口之所以因對岸自主廠商崛起而受傷,主要是我們自己進步、升級太慢,而不是因為對岸學了我們的管理和技術。地域廣大,不同區域經濟環境差異極大,造成大陸本身就是“雁群”結構,方便形成完整的供應鏈。

  臺“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認為,網路時代創業門檻降低,臺灣雖然市場規模小,但創新能力是夠的,企業競爭力來源就是鼓勵青年創業。“經濟部常務次長”沈榮津提出以智慧製造來調整産業結構,用高質化與差異化來應對。比如臺灣面板過去走量産方向,如今關注4K和2K高解析度面板市場,反而能與大陸做區隔。

  有識之士認為,將過去降低成本換取規模量産的“效率驅動”代工出口模式,轉換為“創新驅動”發展“綠色價值鏈”的新經濟模式,發展物聯網、雲端、大數據、智慧城市等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産業,不僅環保,而且對分配、就業、薪資提升有幫助。

  受訪中,孫明德表示,“紅色供應鏈”帶來的也不全是壞處,因為可以搭上並加入“紅色供應鏈”,比如亞投行、“一帶一路”建設、電力運輸等行業,這未嘗不是更好的出路。他希望大陸注意到兩岸經貿關係在疏離脫鉤,並在“十三五”規劃中能將港澳臺尤其是臺灣的中小企業納入陣營,讓臺灣民眾看到實惠。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