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8日發表社論説,還記得2008年第四季、全球金融海嘯狂卷之後,遍及全臺企業的大裁員及無薪假嗎?種種跡象顯示,臺灣裁員風潮與無薪假似有“重出江湖”的跡象。雖然,依目前全球經濟情勢推測,景氣應不至於落到海嘯期間的慘狀,但企業確實已開始裁員與休無薪假;未來景氣又不樂觀,“政府”及民眾是該及早因應、備糧度冬。
文章摘編如下:
還記得2008年第四季、全球金融海嘯狂卷之後,遍及全臺企業的大裁員及無薪假嗎?種種跡象顯示,臺灣裁員風潮與無薪假似有“重出江湖”的跡象。雖然,依目前全球經濟情勢推測,景氣應不至於落到海嘯期間的慘狀,但企業確實已開始裁員與休無薪假;未來景氣又不樂觀,“政府”及民眾是該及早因應、備糧度冬。
從9月起,科技業間就流傳著無薪假再起的傳聞,雖然幾家大廠都只承認“因應生産需求,調節生産線人力”,要求部分員工先把特別休假排出。“國科會”掌握的數據則是科學園區中,已有30家廠商,開始“鼓勵員工休假”。如果景氣、訂單再無起色,無薪假再起幾乎只是時間的問題了。上周,廣鎵光電終於承認開始放無薪假,接著億光也宣佈員工下月起開始休無薪假。而NB大廠廣達、英業達先後宣佈大裁員,臺灣企業的裁員及無薪假重出江湖,殆無疑義了。
觀察島內外景氣走勢,此一發展並不意外,未來情況,則更令人憂心。今年的全球經濟情勢可説是由上半年的火熱、樂觀,走到下半年的急凍、悲觀。下半年開始,先是歐債風暴再起,再來美債危機接踵而至,美國經濟疲弱,各界對歐美是否陷入二次衰退爭論不休。9月初,美國總統奧巴馬推出美國就業方案,力求挽救美國經濟;9月底,美國FED(聯邦準備理事會)説“經濟有顯著下行的風險”,全球各大經濟組織也紛紛發出警告,調降經濟預測值,全球經濟進入另一次危險期。
臺灣自然難獨善於這股經濟逆流中。上半年臺灣外銷訂單及出口仍是強滾滾,年增率在二位數的高檔,但下半年卻每況愈下。最新公佈的9月外銷訂單年增率已減少到2.72%,創金融海嘯後23個月以來新低;臺灣出口主力資通訊産品訂單成長率跌到2.89%,輸往歐洲與日本的訂單甚至衰退。“國科會”公佈的三大科學園區産值,今年以來亦呈逐月滑落,7、8月的數值與海嘯發生當年的2008年相當。
展望未來,經濟情勢仍險峻,因為全球各大經濟體,同時發生程度不等的問題。歐洲的主權債信危機延燒兩年,歐盟高峰會雖然已敲定方案,希臘債務採“部分違約”,債券持有者要承擔的損失由二成提高到五成。這代表歐洲各大銀行都要承擔鉅額的損失,歐盟已準備上千億歐元的銀行資本重整計劃,因此歐洲即將面對另一波大規模的“去杠桿化”,銀行貸款能力將因此減弱,整體景氣必然下跌。加上歐洲各國大多有政府債務過高問題,沒有以大規模財政政策挹注景氣的能力,歐洲未來經濟前景黯淡。上周,歐元區龍頭德國才以歐債危機干擾為由大降經濟成長預測值;今年成長率預估2.9%,明年由原預測的1.8%降為1%,幾乎是腰斬。臺灣來自歐洲訂單在9月開始出現衰退,就是歐洲景氣情況的最真實註腳。
美國方面,FED主席柏南克已承認“貨幣手段已用盡”,未來要看白宮與國會了。偏偏美國的兩黨惡鬥,原被寄予希望的美國就業方案恐難如期、如實過關,疲弱的經濟基本面,自保已恐不足,豈能寄予拉抬全球景氣之望?
從島內外情勢看,景氣反轉已無庸置疑,“政府”對全球景氣走勢恐無能為力,但如拿韓國相較,我們可以發現,“政府”除了盡力保障勞工合法的權益、推出各種財政政策外,還有很多事能作,以減緩景氣下滑的衝擊。例如“政府”該加速深化、廣化對外貿易談判,為企業爭取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