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蔡當局首次降級鄭成功祭典規格 被指“去中國化”

2017年04月24日 13:10:01  來源:海外網
字號:    

n02a00_p_01_02.jpg

  臺南市延平郡王祠鄭成功祭典,今年由“中樞”改為“地方”,地方文化界人士認為祭典位階降級。(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n03a00_p_01_05.jpg

  臺南市延平郡王祠的大型鄭成功石像,是在福建廈門打造的。(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海外網4月24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道,鄭成功祭典每年4月29日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舉行,往年都由臺當局派“內政部長”主祭。而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已接到臺臺“內政部”通知,今年改由臺南市長賴清德主持祭典。這一決定打破長達54年的“中樞主祭”慣例,地方文化界人士認為祭典位階降級。

  臺灣少數民族稱遭迫害 祭典內容縮水

  據報道,從1946年起,每年由臺“官方”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舉辦鄭成功祭典,當時是由臺南市政府主辦。1962年臺灣省議會提議由“中樞”派要員主持祭典,以示隆重。1963年,臺“行政院會”決議,由臺當局派員主祭,50多年來都是由“內政部長”主祭。

  今年是鄭成功開臺356週年,循例將於4月29日上午9時在延平郡王祠舉辦“鄭成功中樞祭典”,但臺“內政部長”葉俊榮已決定不主持祭典,改由臺南市長賴清德主祭,因此不再是“中樞祭典”。

  此前,去年8月,蔡英文曾以臺灣地區領導人身份對臺灣少數民族道歉時稱“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屠殺和經濟剝削”,臺灣各地少數民族團體也稱臺當局“應該正視鄭成功迫害臺少數民族的歷史”,並有臺少數民族“立委”在臺“立法院”質詢要求葉俊榮不要再祭拜鄭成功。

  臺南市政府從2000年起每年配合鄭成功祭典舉辦鄭成功文化節活動,過去每年的鄭成功文化節活動都相當盛大,甚至邀請與鄭成功歷史背景有關的地方派人參與,如鄭成功出生地的日本平戶市、故鄉福建泉州南安及金門,還曾打造一艘復古臺灣船“成功號”出海航行,象徵鄭成功精神。

  今年臺南市政府雖也配合鄭成功祭典舉辦文化節,但內容明顯沒有往年那麼豐富,從4月29日到30日,只在延平郡王祠、鄭成功文化物館、赤崁樓等地,舉辦相關活動。

  辦鄭成功祭典 臺民間熱情不減

  相對於臺官方今年對鄭成功祭典及鄭成功文化節明顯降溫,臺民間對鄭成功的信仰及相關紀念活動熱情不減。臺南市鄭成功祖廟舉辦鐵馬護駕全臺繞境祈安賜福活動,在臺南大街小巷有“臺南迓成功”的嘉年華踩街遊行,臺南市街道也豎起牌樓、張燈結綵歡迎各地奉祀鄭成功廟宇回祖廟進香。

  位於臺南市忠義路的鄭成功祖廟是各地奉祀鄭成功的“娘家”,每年配合4月29日鄭成功祭典,都有來自海峽兩岸、東南亞、美國等各地祭拜鄭成功的廟宇神轎回祖廟祭祖。今年,為慶祝鄭成功開臺356週年,鄭成功祖廟特地募資到福建廈門,按照古法打造一艘完全靠風帆動力的木船,已提前從廈門啟航到臺南安平港,體驗先民冒險渡海赴臺的艱辛。這艘木船25日會到安平港,上岸後,將停放在鄭成功祖廟前。28日各地神轎會到祖廟會香,神像入廟安座、宴王。

  4月29日,在延平郡王祠祭典後,各地鄭成功廟宇神轎一起在臺南市大街小巷踩街遊行。30日上午,將在鄭成功廟舉辦“邁向成功之路”青年文創論壇。

  臺學者:臺當局“妖魔化”鄭成功

  針對今年4月29日舉行的鄭成功祭典,蔡當局將取消長達54年的“中樞主祭”慣例,“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歷史學者戚嘉林博士23日表示,此乃綠營出自“大戰略”的作法,意在切斷兩岸的歷史認同、共同記憶,通過把原本正面形象的鄭成功“妖魔化”,先從細膩的部分開始,像切香腸一樣步步進逼。

  戚嘉林強調,臺“內政部”官員不應採取扭曲歷史、概括承受的方式,尤其“不能用某一族群來否定另一族群的歷史,配合當下的政治生態”,不應該只為一時的政治利益,不惜撕裂臺灣各族群的和諧、造成道德混淆。

  戚嘉林表示,1661年鄭成功率軍登陸臺灣時,並未如現今“綠委”所言,“平埔族人口耳相傳,鄭成功大軍燒殺擄掠,為殺害臺少數民族祖先的兇手”,而是與臺少數民族宣示友好,“再三下令軍民屯墾,不許混圈土民及百姓現耕田地”,鄭成功並厚宴各社長老,贈予袍帽靴帶,所以“南北路土社聞風歸附者接踵而至”。

  戚嘉林認為,以往鄭成功祭典由“中樞”主祭,乃是基於推崇普世的“忠義”、“氣節”價值,而且鄭成功集閩南文化、中原文化于一身,具有深厚的中華文化氣息,紀念鄭成功即是“彰顯閩南文化”,況且多元與平行式的肯定並不相悖。戚嘉林指出,漢人、臺少數民族已通婚300年,何苦為“去中”而否定漢人祖先的歷史,刻意挑起族群仇恨?

  戚嘉林還提到,綠營深究當年族群間恩怨的同時,為何不批判日據時期“理蕃政策”下,日本人用“國家機器”對臺灣少數民族展開的八年屠殺?其史觀出於政治意圖的“選擇性”由此可見一斑。(海外網 姜舒譯)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