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民進黨想“遷都”,要布個什麼局?

2016年01月26日 08:1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剛剛在臺灣“大選”中獲勝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還沒有來得及歇口氣,就碰到了黨內“地方諸侯”的集體“逼宮”。高雄市長陳菊、臺南市長賴清德及臺中市長林佳龍,不約而同向她喊話,要求“中央部會”“立法院”甚至“總統府”南遷。即將登上“總統”寶座的蔡英文該如何裁處?

  三雄爭功

  這是個燙手山芋,需要極強的政治平衡術和分寸拿捏。“重北輕南”曾經是省籍議題的重要分支、民進黨打壓國民黨的利器。有道是破易立難,別忘了民進黨將“全面執政”,當家方知油鹽貴,以往那種只管問政不管可行性的風格和心態,行不通了。

  在三雄爭功的願景中,幾乎把“首都”臺北的政經資源瓜分完畢。高雄市長陳菊提出“公營”企業總部應該南遷,相關“中央部會”也應到高雄來。臺中市長林佳龍提出“‘首都’減壓,臺中先行”,“立法院”可遷至當地高鐵烏日站旁。臺南市長賴清德也主張“部會”南遷,且代為規劃得最為完整——將“總統府”遷到臺南成為政治中心,“行政院”“立法院”遷到中部成為行政中心,臺北則發展為臺灣經濟中心。

  此次“大選”,為開出選票、日後爭取利多“籌碼”,他們更是常在造勢場合呼籲“票開得高高的,未來好跟小英講話”。

  這事小英還不能躲,他們有足夠的底氣要求論功行賞。蔡英文大勝對手300多萬票背後,高雄市長陳菊輔選“居功至偉”,儼然黨內的南霸天;中彰投(臺中、彰化、南投)的人口數佔全臺近1/4,向來是“大選”時藍綠兵家必爭之地,林佳龍的地位舉足輕重;這次選舉臺南是投給小英票數比率最高縣市,賴清德更可理直氣壯要求回報。

  有趣的是,三位大咖口徑並不一致。陳菊説,北高已是一日生活圈,資源應合理分配,高雄是首選。而賴清德主張臺北成為經濟中心,跟陳菊打造總部經濟互別苗頭。林佳龍的舉動,意在借勢墊高他在黨內的分量。可見,在綠營各派勢力的思維中,執政權到手,就該八仙過海各自顯神通了。可選舉才剛落幕,再怎麼想凸顯地方聲音,恐怕也不急於此時。此時著急拋出政治敏感性極高的主張,不免讓人懷疑彼此間的較勁和卡位。

  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出面緩頰説,“區域平衡發展”也是未來新“政府”的施政重點。蔡英文説法更謹慎,僅表示要兼顧整體資源配置、使用有效性以及區域平衡。執政縣市多固然讓她得以順利貫徹政策,但前提得要安撫住各諸侯的勢力。畢竟下一步資源、預算有無到位,才是解決關鍵。“中央”和地方如果溝通不良,蔡英文執政也會頻遭掣肘。

  或許感到“遷都”之説“逼宮”意味太過明顯,賴清德表示,選舉剛過,事有輕重緩急,“部會”南遷並沒有那麼緊急。

  南北議題

  “小英廚師袍還未穿!民進黨‘諸侯’搶點菜,吃相難看!”連島內媒體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打臉。

  除了“政治分贓”的好處,各派勢力還備有另一套説辭。比如“中油”“中鋼”“中石化”等重工業廠址都在高雄,它們生産過程所排放的廢棄物污染嚴重,但營運總部卻都設在臺北市並向其繳稅。這種不對等待遇,在2014年7月的高雄氣爆案中,就曾引發當地民眾的怒火。所以,總部南遷成了“實現租稅公平正義”的必由之路。

  在中南部的民眾想像中,臺北市一向是高高在上的“天龍國”,作為首善之區,處處受到“中央”優待,南部民眾自然怨氣也大。這次三咖要分食臺北市的資源大餅,就是試圖借助民意把“天龍國”拉回民間,回到與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相同地位。直接導火索可看成地域之爭。

  由於深厚的南部情結,陳水扁時代綠營確實為南部的建設、經濟和民生用心做過功課,希望借平衡南北差距,讓南部的“泛綠”民眾感受到民進黨執政的恩惠。比如,把一些在臺北舉辦的儀式性活動,例如元宵燈節等移往中南部,也做了不少公共建設,為南臺灣注入更多資源,但實際成果亮點不多。及至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循著民進黨的腳步經營南臺灣,依舊乏善可陳。面對藍營完全執政,綠營縣市長經常上演不滿重北輕南的“哭窮”戲碼。

  具體到所謂“遷都”,更是個老話題。2005年8月,呂秀蓮就曾提出“遷都”或設置“雙國都”以均衡南北的設想。2006 年9月,面對倒扁風潮在臺北不斷蔓延,民進黨籍的臺南縣長蘇煥智“突發奇想”,提出讓陳水扁暫時到南部辦公,以避開風頭。

  從政治層面來説,臺灣“北藍南綠”的政治生態,決定了民進黨在北部地區,特別是長期掌握在國民黨手中的“首都”臺北,處於“執政劣勢”。因此民進黨希望通過“遷都”將政權“遷回有深厚群眾基礎”的南部地區,從而強化執政基礎。

  賴清德瞅準了這筆政治紅利,頂著“餓了八年,急於搶位”的譏諷,第一時間開腔。他對此心知肚明,不管能不能成,但是一筆穩賺不賠的好買賣——上可挾功要求“中央”分利,中可打壓潛在競爭對手,下可為民請命收攬選票。

  藍綠之爭

  問題是,長期以來,綠營的基地臺灣南部經濟一直遠差于北部。賴清德、林佳龍們想靠這種“搬辦公室”的方法拉抬南部、鞏固綠營基本盤,除了政治賬,首先要在經濟賬和社會賬上過關才成。

  平心而論,臺灣地區南北發展不平衡是長期存在的老問題,如何解決更是每任“行政院長”的必考題,但政黨輪替兩次了,藍綠“行政院長”也換了十來個,問題依舊,有些地方甚至較前更糟,背後原因值得深思。比如,不少下放地方的預算變成曇花一現的煙火,很多公共建設淪為使用率極低的“蚊子館”,零散的民間投資也很難發揮聚沙成塔的力量。

  再説,臺北市發展到今天,是歷史形成的,不是誰“大選”贏了拍拍腦袋就可以一夕改變的。目前全臺有1/3人口集中在臺北、新北地區,驟然將重要的“行政”與“立法”部門南遷到人口較少的臺南、中部,恐怕不符合成本效益。如果經濟大環境不會因為南遷而更好,那花那麼多資源、人力、時間和預算幹嘛?

  更深了説,“遷都”之議和南北之爭,表面看是分贓之爭、地域之爭、資源之爭,背後是選票之爭、藍綠之爭。本土化、南部化在臺灣政壇上近些年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除了綠營大佬護食,連國民黨內都有人跟風,要求國民黨黨部南遷,每天都可以LONG STAY(長駐)以利於爭取民心。

  民進黨和國民黨圍繞南北議題,在“立法院”幾乎事事交火。從陳菊念茲在茲的“中油”南遷到日前開館的故宮南院,都免不了得蹚這渾水。

  2000年後,臺灣當局在“南北平衡”“本土化”思路的催化下,決定建設故宮南院,嘉義在競爭中勝出並專門辟出70公頃土地。但2004年“大選”期間,國民黨方面指責選址政治性過強,因為當年嘉義不是首選。但當年的嘉義縣長陳明文是民進黨內的要角,當地又是綠營集中的大票倉,因此執政的綠營情定這個偏僻又有問題的地點。由於口水不斷,特別預算無法在“立法院”通過。綠營“執政”時本來規劃2008年開館,後只能延期到馬英九第二個任期才大功告成。

  所以,回首看“遷都”之説,更像是對國民黨8年執政的一種反向壓制,更多地是為了爭取媒體鎂光燈而不是踏實做事。畢竟,在島內政壇,如果事情能順利轉換為選票,就來者眾,反之就至者少。至於有益民生還是勞民傷財,就是等而下之的問題了。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