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統派團體:臺灣選擇“大義”才有“大利”

2014年10月09日 11: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統派團體:臺灣選擇“大義”才有“大利”

  圖自左至右分別為張麟徵、石佳音和紀欣在座談會上發言。

  陳曉星攝

  臺灣的社會現實是:有喊“獨”的自由,沒有説“統”的民主。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闡述,在臺灣社會激起波瀾。如何理解臺灣的現實與未來的出路?怎樣看待“一國兩制”?在種種曲解的紛擾裏,參訪團部分成員根據自己的現場觀察和思考,給出他們的分析。

  參加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訪問北京的部分成員,10月7日在臺北座談,探討“臺灣的出路在哪”。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提出,這是當前臺灣社會發展的總課題之一,是任何人,尤其是肩負開拓時代前進、謀求實現自身理想的青年人更需要認真面對、難以逃避的問題。習近平在會見參訪團時提及“臺灣的前途繫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還指出“‘臺獨’分裂勢力破壞臺海和平穩定,挑動兩岸對抗緊張,帶來深重禍害。兩岸同胞對此記憶猶新。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臺獨’之路走不通”,這具有重大的警示作用。

  張麟徵: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張麟徵在座談時説,臺灣要往哪去,要先看世界潮流,認清楚利益方向,再看區域形勢,不能隨心所欲,要怎麼樣就怎麼樣,要認清自己的定位和利益所在。但臺灣社會在“臺灣優先”的塑造中,形成了先看自己、再看兩岸、再看國際的思維模式,“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現實是身處區域經濟和國際形勢之中,有些事你再喜歡也是不能做的,不能實現的。同理,有些事你必須面對。現在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是個事實,對此,美國需要面對,日本需要面對,臺灣不管喜歡與不喜歡也要接受和面對。今年“太陽花”運動後一系列事件,令兩岸關係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難,重新啟動有一定難度,因為臺灣內部的政治情況非常特殊,執政黨不像執政黨,反對黨更像執政黨,執政黨哪怕是好的政策遇到反對就退縮。馬英九任期內,兩岸關係政策最受肯定,有超過50%的民意支援,結果也是沒有堅持,遇到反對就往後退。現在雖然“立法院”內國民黨佔多數,但這是分裂的多數,民進黨是少數,卻是團結的少數,所以,在馬英九的任期內,服貿、貨貿能否通過有很大的變數。

  勞動黨副秘書長臧汝興在座談會上談到臺灣政治現狀時説,“太陽花學運”的核心就是“臺獨”,不是一個進步的運動,可是卻在臺灣社會獲得“進步”的形象。臺灣青年人不喜歡大的論述,不喜歡談經濟,喜歡小確幸,所以對投身其中的“學運”並不了解,以為是進步的。兩岸和平與東亞和平才是進步運動,我們應該去推動,不能失去促進進步的戰場。

  石佳音:“大義”決定“大利”

  中國文化大學助理教授石佳音説,臺灣的出路在哪?這個問題牽涉統獨問題。統獨的選擇根本上是道德的選擇,不是利益的選擇;是“大義”決定“大利”,不是“大利”決定“大義”。義就是國家民族的認同。

  他説,臺灣的現實是法理“臺獨”不敢做,政治“臺獨”有風險,經濟“臺獨”不可能,文化“臺獨”大行其道。比如把日本侵略、殖民的歷史以客觀中立的面貌美化和正當化,令歷史是非顛倒。在臺灣,到處都能看到以“日治”代替“日據”,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的遺跡被刻意保存並從殖民者的角度去紀念,甚至有中學老師提出“侵略”這個詞帶有立場,不合中立,應該回避。“侵略”在國際法上是有清楚定義的,絕對不是主觀的概念。如果這種趨勢不扭轉,日本在臺灣燒殺擄掠的歷史都會被捏造成“謠言”。歷史被扭曲就看不清現狀,不少人以為臺灣有一個脫離于中國的利益。現在亞洲有兩大勢力,一是中國大陸引領的中華民族的復興,二是防堵復興的美、日勢力。在這兩大勢力之中,臺灣經濟上無法自足,軍事上無法自保,事實上無法保持中立,不倒向這邊就要倒向那邊。但由於政治的虛偽宣傳,臺灣人民認為有第三條路可走,這第三條路就是拒絕與大陸理順兩岸政治關係並走向統一。其結果就是不斷與大陸發生摩擦,靠向敵視中國的美、日,陷入經濟上依賴大陸、軍事上依賴美、日的困境,進退維谷,內部認同錯亂,社會撕裂,政治動蕩,人心不安。

  石佳音的觀點是,臺灣必須面對一個無可逃避的、帶有道德性的根本抉擇:在中國復興與美日安保之間,到底站在哪一邊?臺灣當然不能站在曾經侵略和殖民自己的國家一邊,要和自己的祖國站在一起。所有關於兩岸關係的主張、政策,無論包裝成什麼,若不能清楚回答這個選擇,就都是避重就輕,甚至是別有用心的“空心菜”。

  紀欣:臺灣越早討論“兩制”越有利

  《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説,習近平會見統派團體時談了很多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對“一國兩制”內涵做出三點論述:一是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這指的是臺灣現行社會制度及生活方式可以保留,自然包括實施已久的政黨政治及選舉制度;二是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這表示“兩制”將由兩岸共同協商建構,臺灣社會展開研討、形成共識越早,就會對自己越加有利;三是能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利益的安排,這顯示和平崛起的大陸更有信心及能力,確保臺灣民眾在統一後,享有更大的經濟利益及國民榮譽。

  紀欣説,這個談話傳回臺灣後,對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臺灣朝野政黨異口同聲“不接受”,輿論焦點也專注于對“動機”的議論,“這就有點裝無知了”。其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始終是大陸實現兩岸統一的方針,可見之於歷次重要談話及文件中。“一國兩制”的核心問題在於“一國”,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錨在於“一中框架”。要從“一中框架”走向“一國”,當然必須先化解兩岸的政治歧異,最終解決兩岸的政治對立,但如果在臺灣連“一中框架”都無法維護深化,大陸再不表明和平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的道路,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和平發展走向和平分裂嗎?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