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武器裝備融入"外國血統" 武器進口國悄然"誕生"

時間:2009-09-08 08:5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曾幾何時,橫掃二戰歐亞戰場的“T系列”坦克、傲視蒼穹的“蘇系列”和“米格系列”戰鬥機、打擊精準的“白楊系列”洲際導彈等武器,不僅是蘇聯-俄羅斯軍隊應對外來威脅的王牌利器,更是蘇俄軍工産業的自豪和驕傲。

  直至今日,武器出口每年仍在為俄羅斯換回大量外匯收入,是其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柱。2008年,俄武器出口額創下了83.5億美元的新紀錄。梅德韋傑夫總統不久前曾要求政府和各軍工企業共同努力,繼續大力開拓新的海外市場並向海外用戶提供多樣化供應。

  然而,俄羅斯人眼下卻不得不正視一個尷尬的現實——俄羅斯正悄悄地向武器進口國過渡。

  從法國購買兩棲攻擊艦?

  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馬卡羅夫8月26日對外界表示,俄計劃今年年底之前與法國方面就購買一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簽署正式協議。

  馬卡羅夫透露説,俄法目前正在就此事進行緊張的談判。俄方還計劃再從法方購買3至4艘此型攻擊艦,並有意在俄羅斯本土船廠與法方進行合作建造。此外,俄國防部還有意從法國FELIN公司購買8套“未來單兵作戰系統”進行對比研究。

  馬卡羅夫寓意深刻地説:“我想,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自行研製所有最精尖的技術産品,肯定有些東西是要從國外採購的。”

  此項軍購談判如果成功的話,將是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之後最大一筆武器進口合同。

  據了解,“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由法國海軍造船局建造,長199米,寬32米,滿載排水量2.13萬噸。該艦能運送和部署16架大型直升機、4艘駁船或登陸艇、70輛各類車輛,包括13輛主戰坦克和450名士兵。該艦還可配備69張醫用床位,也可作為一艘兩棲指揮艦使用。

  法國媒體稱,俄方提出的採購方案是直接從法國訂購一艘“西北風”級軍艦,然後在DCNS公司授權下自造另外3艘。兩國軍方對達成此項交易充滿期待。

  “蘇聯時代建立起來的軍艦生産鏈已徹底斷裂”

  雖然馬卡羅夫未透露此項交易的具體合同額,但一名參與談判的俄方人士透露稱,這艘攻擊艦可能價值三四億歐元。

  不過,現在還遠談不上這筆交易已板上釘釘。俄國內軍事專家首先質疑的是:俄方是否有能力支付這筆費用。

  俄《武器出口》雜誌編輯巴拉巴諾夫表示:“俄羅斯就連製造小型護衛艦和導彈艇的費用都捉襟見肘,更不用説購買大型戰鬥艦船了。”

  俄“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主任普霍夫認為:“儘管從長遠看,俄羅斯從國外進口武器將越來越常見,但俄能否成功地通過這次‘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交易而從法方獲得先進軍事技術的轉讓,還存在相當大的疑問。”

  俄媒體還透露説,俄羅斯2015年前的武器採購計劃中並未提到建造或購買大型戰鬥艦船,所以,“西北風”級採購方案可能將納入俄羅斯為2020年制訂的新裝備計劃之中。

  俄《武器出口》雜誌主編馬基延科認為,目前,由於大量軍用船舶及設備製造企業倒閉或被獨聯體國家瓜分,蘇聯時代建立起來的軍艦生産鏈已經徹底斷裂,使得俄海軍任何重大造艦計劃都變成“空中樓閣”。

  俄制武器正漸顯疲態

  多年以來,俄羅斯一直堅持從本國軍工企業採購武器的原則,無論是軍方還是政府都對本國軍工産業保持著巨大的信心。但由於長年研發投入不夠和投資不足,俄制武器的科技水準已遠遠落後,俄軍工企業的生産能力也大不如前。

  在高科技戰爭成為當代戰爭主流的大背景下,俄制武器現正漸顯疲態。例如,蘇-27戰機雖然能夠做出“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那樣讓人嘆為觀止的高難度動作,但如超視距攻擊技術等真正代表戰鬥機最高、最新水準的技術卻仍是俄羅斯科研工作者尚未攻克的難題。

  目前,俄羅斯軍隊武器裝備的老化情況不斷加劇,但武器製造速度卻趕不上舊武器的淘汰速度。據俄媒體披露,俄羅斯2007年淘汰了900多輛坦克,卻只補充了不到200輛新坦克。因此,經常能聽到關於俄延長某種武器使用年限的新聞。這似乎從側面證明了俄軍工企業産能落後的殘酷現實。

  百年奮鬥後重回“買船建軍”老路

  俄總統梅德韋傑夫2008年12月曾表示,將在2020年實現俄軍新的現代化,將全面保障軍隊完成核遏制任務,並裝備成套的最新式武器。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馬卡羅夫也宣佈,從2018年到2020年,俄軍的裝備更新率將達到80%至100%。

  據悉,在2009年~2011年間1410億美元的國防訂單中,俄軍計劃裝備70枚戰略導彈、30枚“伊斯坎德爾”短程導彈、48架戰鬥機、6架無人偵察機、60架直升機、14艘軍艦、300輛坦克和2000輛運輸汽車。

  但俄國內軍工企業與俄軍裝備這對生産與需求之間的“鋼性矛盾”,讓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似乎失去了“等待的耐心”。

  去年年底,謝爾久科夫透露,俄正考慮從國外購買武器,以彌補國內産能的不足。

  俄武裝力量軍事訓練總局局長沙馬諾夫稱,謝爾久科夫已要求相關部門進行詳細評估,如本國軍工生産能力不能滿足需要,軍方將考慮直接從國外購買武器。

  如果俄國防部長的這一計劃成真,那麼長久以來一直在武器裝備方面自給自足的俄羅斯,就將成為武器進口國。

  有分析人士説,俄羅斯向法國訂購大型兩棲攻擊艦艇,客觀上宣告俄羅斯經過100多年的奮鬥後又重新回到“買船建軍”的老路。

  確保作戰效能將成為裝備採購的首要原則

  實際上,俄軍武器裝備早已融入了“外國血統”。

  據俄國內唯一具有武器出口權的“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負責人博羅斯科夫不久前向記者透露,該公司內部已新開設了“武器進口部”。俄軍現有的一些高精尖武器部件已開始從法國等國進口,其中包括坦克、戰機和卡-52直升機上的熱視儀等精密儀器。俄方甚至希望與法國“塔雷斯公司”建立聯合企業,共同生産熱視儀,讓更多的俄羅斯武器配備這種高科技武器。

  此外,俄國防部正計劃從以色列購買在俄格衝突中有出色表現的無人偵察機。

  據有關人士透露,在去年8月的俄格衝突期間,俄軍方曾在實戰條件下測試了多種型號的國産無人機,但其中竟然沒有一種機型能夠全部完成下達的任務。這迫使俄軍不得不派出由圖-22M轟炸機改裝而成的戰略偵察機,最終招致該機被喬治亞防空導彈擊落。

  今年6月下旬,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維亞切斯拉伕濟爾卡爾恩曾透露,俄國防部已向以色列訂購12架無人駕駛飛機,總價值5300萬美元。

  這一切均表明,俄軍今後武器裝備採購的首要原則,將從保證國內軍工企業利益向確保作戰效能轉變。當然,對於俄羅斯這個武器出口大國而言,進口武器似乎是“好説不好聽”。其中透出的無奈和痛楚,也許只有俄羅斯軍工企業才能讀懂。(關健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