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路梅
“平潭將會建設成為環抱大陸、連接臺灣的‘兩岸交通樞紐站’。”福建平潭縣發改局局長俞兆強向記者描繪平潭島的發展藍圖時,語氣中充滿了信心和自豪。他説,《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為平潭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和政策的支援。
颱風季節眼看來臨,平潭海峽大橋的建築工人們加緊施工的節奏,為防颱風做著週密的準備。這座投資十一點四億元人民幣的跨海大橋將在二0一一年春節前通車。而另一座投資額近七十億的平潭大橋(北橋)則將把這座島和福州長樂機場連接在一起,俞兆強説,它更將“是京臺高速的一部分”。
大橋將結束平潭“孤島”的歷史,而兩岸快捷客運碼頭和海關特殊監管區,也在平潭的規劃藍圖中。平潭人説,關於海西的政策出臺一個,平潭的房價就跳漲一次,國務院《意見》頒布後,省裏關於平潭建設的具體意見很快就會正式出臺,“要買房可得趁早了!”
平潭是福建的一個縮影。作為曾經的海防前線,加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交通曾是福建發展最大的瓶頸。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福建僅修建了兩條鐵路。高速公路建設起步更晚,一九九七年泉廈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福建才實現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閩道”甚至比“蜀道”還難……
二00四年福建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後,交通建設得到了國家部委的鼎力支援,率先迎來了大建設、大發展。福建勾畫了一個以港口為龍頭,連接快速鐵路、高速公路、國家和省級幹線公路、民航機場的客貨運立體綜合交通網路,構建適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海峽西岸綜合交通體系。
二00九年,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從區域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五月初,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福建考察調研,強調“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出交通大通道建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一是廈門和沿海港口城市通往臺灣的直航通道;二是整個福建依託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航空,形成通往內地的大通道;三是通往國際的大通道。
今後幾年,福建平均每年將交付一條高等級鐵路新線,到二0二0年,將形成長達四千公里的現代化鐵路網,一躍成為東南沿海鐵路樞紐;從今年開始,高速公路平均年投資將達三百億元以上,將加快形成涵蓋整個海峽西岸的“半日交通經濟輻射圈”;到二0一二年,沿海形成三個億噸大港,港口經濟在海西建設和兩岸“三通”中的支撐和平臺作用將更加凸顯……
海西的大通道規劃並沒有止步在海峽西岸,而是向東跨越海峽張開臂膀擁抱臺灣,大陸廣闊的腹地,也向臺灣敞開著。
如今,兩岸空中直航已經實現,金廈海上航線日益熱絡,就連通往臺灣的海底隧道,兩岸專家也已論證過七次,不論是平潭到新竹、泉州到臺中,還是廈門到高雄,相關人士指出,技術已經不是問題。
正如平潭人所説,兩岸關係決定著他們的發展:過去發展慢是因為臺海局勢緊張,而現在兩岸的和平發展局面,帶給他們的將是社會經濟的大發展,有了“先行先試”的政策,不論是海關特殊監管區還是航運碼頭,他們希望能和臺灣同胞多合作,共同建設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