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西藏教育事業邁上現代化新平臺

時間:2008-11-11 07:59   來源:台灣網

 

西藏大學。

 

  台灣網11月11日拉薩消息     從最初的帳篷學校到現代化的大學校園;從粉筆加黑板到投影儀、電腦、多媒體;從單一的師範專業設置到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從主要依靠援藏教師辦學到擁有自己的教授、博士的師資隊伍……改革開放30年來,從西藏大學的發展體現出西藏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上了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

 

   牦牛精神羚羊速度辦大學

 

  西藏大學是西藏自治區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由原西藏大學和原西藏農牧學院于2001年合併組建而成,最早可追溯到1951年藏文幹部訓練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創業,西藏大學摸索出了一條在極具特殊性的高原民族地區辦高等教育的路子,奠定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基礎。2001年,西藏大學被確定為自治區重點建設大學。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從北京、上海、天津選派援藏教師對口支援西藏師院、西藏大學的建設。進入新世紀以來,又掀起了新一輪對口支援的高潮,現有西南交通大學等13所高校對口支援西藏大學。不到30年的時間,西藏大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辦學規模、學科專業、硬體軟體設置、師資力量、科研經費等反面實現了“六個翻番”。

 

  國家教育部專家曾評價西藏大學,“你們是以牦牛精神羚羊速度辦大學”。在不到30年的時間,在高寒缺氧的特殊環境中,西藏大學開設11個學院、8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有49個普通本科專業和30多個普通專科專業,涵蓋了文、理、農、工、醫、管理、法、藝術等十幾個學科。已初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專科教育、成人教育、遠端教育、函授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並且即將申請博士點。

 

 

西藏大學一角。

 

  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為宗旨

 

  “我們辦學的綜合目標之一就是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據校長房靈敏介紹,西藏大學在學科設置上,教師力量最強的部分、研究生碩士點都在傳統學科,包括少數民族文學、少數民族史、藏族音樂、藏族美術等,學校通過設置學科既培養實用人才,同時也培養高層次的研究人才。

 

  為了挖掘、研究、繼承、保護傳統文化,學校還圍繞傳統學科建立了研究基地。2000年,與四川大學聯合申報的“中國藏學研究所”,被確定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集中了一批藏學專家,在藏族歷史、藏語言文學、藏族音樂、藏族美術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拉薩校區設有《格薩爾王傳》研究室。

 

  在西藏大學還有許多前來學習藏語言文化的留學生,而西藏大學的畢業生出去後,有很多也成為出色的藏學專家。“達賴不是説我們的優秀民族文化都被毀滅了嗎?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國家的人來我們這學習藏語文,通過藏語文來進行藏學研究呢?”房靈敏説。

 

 

學生在練習傳統舞蹈熱巴舞。

 

  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退學 

 

  農牧區來的學生生活相對貧困,西藏大學為他們特別開闢了綠色通道,“不管能不能交上學費,保障不能讓一個孩子輟學”,除了國家、自治區的資助,校內還採取了許多助學措施,包括設置160個勤工儉學的崗位,從西藏大學辦學至今,從沒有一個學生因交不起學費而放棄學業。

 

  據介紹,對少數民族學生學校還有特殊的照顧,如現在學校錄取藏族學生要比漢族學生低100多分,在考試科目的設置上,藏族學生可以考藏語文代替英語成績,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藏族學生的錄取比例。“在西藏大學讀書太幸福了,比起內地的學生,他們享受了更多的優惠待遇”,房靈敏談到內地與西藏大學最大的不同深有感觸地説。

 

  經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學校為西藏培養了3萬餘名各級各類專門人才,在西藏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已經成為西藏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高層次決策諮詢的重要基地和對外開放與交流的重要窗口,為提升西藏高等教育整體水準和辦學效益,發揮了龍頭和示範作用。(董潔 圖/文)

 

 

校園裏的學生。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