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十項措施”彰顯中國能力 讓人信心滿滿!

時間:2008-11-10 08:40   來源:綜合

  “十項措施”彰顯中國能力

  近兩個月來,世界經濟金融危機日趨嚴峻,積極抵禦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已成當務之急。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時度勢,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會議提出,將採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以應對複雜多變的形勢,明確要求,將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出臺更加有力的擴大國內需求措施,並從改善民生、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災後重建、減輕企業負擔、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準等方面提出了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 。

   應當説,這十項措施,既充分考慮了應對當前金融危機、抵禦金融風險的需要,也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的長遠要求,可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

  這十項措施,始終圍繞科學發展這根主線。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交通條件、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等,提高和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條件、生活水準,增強廣大群眾承受金融危機的能力。同時,通過取消對商業銀行貸款規模限制、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援、改變增值稅徵收辦法等,增強企業的融資能力,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以增強企業抵禦金融危機的能力。

  這十項措施,突出了統籌發展這一重點。據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而這些投資,主要投向目前比較薄弱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設施建設、廉租房建設、欠發達地區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災後重建等。毫無疑問,這些措施一旦全面落實,將對城鄉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中西部之間統籌協調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非常有利於我國經濟佈局的優化,從而確保夯實應對金融危機的宏觀經濟基礎。


  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在落實各項應對金融危機、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國內需求措施時,既要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又要有利於推動結構調整;既要有利於拉動當前經濟增長,又要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後勁;既要有效擴大投資,又要積極拉動消費。也就是説,儘管應對金融危機是必須的、必要的,也是緊迫的,但是,也決不能忽視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只有實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從根本上增強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我們注意到,中央此次出臺的十項措施,全部是圍繞“以民為本、執政為民”而展開的,把加大廉租住房建設支援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放在了十項措施的第一條,凸顯重視民生的特點。此外還進一步明確了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具體目標和要求。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這些措施落實到位,不僅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金融政策能夠有效拉動國內需求,以民為本、改善民生的各項措施也可以有效拉動國內需求,形成應對和抵禦金融危機的強大力量,把金融危機挑戰轉化為改善民生的又一個機遇。

  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十項措施,可以説是近年來力度最大、動作最快的一次政策行動,充分體現出中央保增長、保民生的堅強決心,彰顯了在複雜國際國內形勢和嚴峻挑戰面前沉著冷靜、妥善應對的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

  目前,我們雖然遇到了許多困難,有些困難可以説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前,中央方向明確,思路清晰,動作迅速,措施得力。中央的果斷決策,為民利民,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只要我們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行動起來,齊心協力,紮實工作,全面落實,我們就一定能夠妥善應對金融風暴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克服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繼續保持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全面進步。(來源:新華網 譚浩俊)

  十大措施讓人信心滿滿!

  發端于華爾街的金融海嘯,可謂來者不善,在全球日益一體化的現實語境中,金融危機正在蔓延,已經波及其他國家,並且開始對實體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可以説,在這場來勢洶洶的金融海嘯中,沒有任何經濟體得以倖免,中國自然不能例外。但是,日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應約與英國首相布朗通電話表示,這場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是有限的、可控的。

  溫總理的底氣來自哪?來自兩點,一是30年的改革開放增強了中國抗南金融風險的能力,二是中國應對金融危機推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11月5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

  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為加快建設進度,會議決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後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

  縱觀這十大舉措,每一項都是重大利好,每一項都釋放了積極信號,讓人眼前一亮,精神為之一振。這些措施,一方面是應對金融危機,化解和削弱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通過擴大內需來提高我國抗擊金融危機的能力。另一方面,這些措施的主旨是讓利於民,是以民生為重,通過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等等措施,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準,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筆者認為,這十大措施呈現五大特點:一是重點關注民眾關心的三大民生問題。教育、衛生和住房是近年來最受民眾關注,被稱為三大民生難題,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措施中,重點提到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二是重點強調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無論是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等等,都是在基礎建設上發力;三是千方百計地提高居民收入,特別是城鄉低收入者的收入,應該説,面對金融危機,低收入者的抗擊能力尤為薄弱,這就需要加大對他們的救濟;四是在金融方面的改革更加富有力度,比如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五是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各項工作,國家對災區重建一直傾注熱度,早在6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及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情況報告的決議,批准了國務院提出的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8月12日,《國家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向國內外公開徵求意見,預計恢復重建資金總需求,約達1萬億元。

  再以增值稅轉型改革為例。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一段時間以來,給國民減稅、給企業減稅成了民眾最強有力的呼聲之一,給企業減稅,受益者不僅是企業,還包括消費者。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沿海許多中小企業陷入困境,不少農民工紛紛下崗。讓企業度過難關,一方面需要在信貸上做文章,一方面就需要在減稅上做文章。

  當前,增值稅已經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稅種。數字顯示,2007年國內增值稅收入超過1.5萬億元,約佔當年稅收收入的31%。如果再加上進口增值稅部分,佔稅收比重超過40%。增值稅實行實行價外稅,換言之,就是增值稅由消費者負擔,而不是由商品廠家承擔。因此,通過下調增值稅降低企業生産成本、抑制過快增長的物價,政策效應將更為明顯。

  其實,在這十大措施出臺之前,中央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比如,10月20日,央行傳出消息,涉及農業貸款、小企業貸款、災後重建等三項貸款增量的同比多增部分,不計入今年貸款規模控制範圍;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21日聯合宣佈,將從2008年11月1日起上調3486項商品的出口退稅率,約佔中國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25.8%。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10月30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

  可以期待,隨著一系列利好措施的出臺,當前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有望得到遏止,企業利潤和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的態勢有望得到控制,資本市場持續波動和低迷也有望得到改變,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在8%至9%之間絕非奢望,一些中小企業的寒冬也將儘快過去,最終居民收入會有效增長,成為諸多措施的直接受益者。

  “在經濟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這是溫家寶總理對美國經濟金融界知名人士所説的一句鏗鏘有力的話。實踐終將證明,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現。只要以科學發展觀的角度應對危機,保持信心,中國經濟將經受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獲得又好又快的發展。(來源:人民網 秦寧)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