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對全國18個典型地區調研綜合報告

時間:2008-10-08 07:44   來源:新華社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指引下開拓成功發展之路
━━對全國18個典型地區的調研綜合報告

中國特色發展之路課題調研組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 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3月中旬,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調研組,就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指引下開拓成功發展之路問題到全國有關地區進行專題調研。

  一、調研背景和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各自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推動當地經濟實力、人民生活、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實踐基礎上開拓出各具特色的發展之路。這些各具特色的發展之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組成部分,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生動詮釋。在我國改革開放30週年之際,深入分析全國一些地方的成功發展之路,系統總結他們的實踐經驗,對於深刻認識當代中國的發展規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的十七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不斷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調研對象選擇上,我們既注重具有典型意義、又注意把握地區平衡,主要依據是所選地方從當地實際出發走出了一條成功發展之路,積累了重要發展經驗,體現了科學發展要求,而不單純以地區生産總值多少為依據。經過認真綜合比較,調研組最後選擇了以下18個地方。東部地區10個:上海市浦東新區、江蘇省昆山市、江蘇省江陰市、浙江省義烏市、浙江省溫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山東省威海市、山東省壽光市、廣東省深圳市、廣東省東莞市;中部地區3個:安徽省蕪湖市、江西省吉安市、湖南省長沙縣;西部地區3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雲南省麗江市、甘肅省定西市;東北地區2個:遼寧省瀋陽市鐵西區、黑龍江省綏芬河市。這18個地方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發展成就都很突出,走出的發展路子也都有鮮明特色。這18個地方中,有率先改革開放、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地區,有發揮後發優勢、通過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快速崛起的地區,有發揚艱苦奮鬥精神、通過埋頭苦幹實現脫貧致富的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有突出重圍、實現經濟振興的老工業基地,等等。

  調研工作從2007年12月中旬開始,歷時88天。調研期間,共召開座談會76次,其中黨政部門座談會21次、專家學者座談會14次、企業家座談會12次、鄉村幹部座談會18次、老幹部座談會4次、綜合座談會7次。參加座談會人員1595人,其中省部級幹部19人、地廳級幹部168人、縣處級幹部490人、基層幹部和群眾572人、專家學者91人、企業家167人、老幹部88人。調研人員走訪企業、鄉村等基層單位共234家。調研組在深入調研、獲得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經過多次討論、修改,形成了調研報告。

  二、各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調研情況表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這18個地方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注重把中央的方針政策同本地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勇於開拓創新,注重完善體制機制,充分利用已有發展條件,努力挖掘發展潛力,不斷創造新的發展優勢,不僅取得了驕人的發展成就(見附表),而且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一)上海市浦東新區,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抓住歷史機遇,用國際化思路探索城市發展新模式,高起點規劃建設基礎設施,高標準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現代服務業,打造現代化、國際化、多功能新城區,創建國際區域性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成為帶動上海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增長極。

  (二)江蘇省昆山市,利用東依上海的地緣優勢,大力實施外向型發展戰略,高起點引進先進技術,以國際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推動城市化,實現了由單一農業向全面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國百強縣(市)之首,走出了共同富裕、和諧發展的“昆山之路”。

  (三)江蘇省江陰市,從發展鄉鎮企業起步,因具有民族特色的大企業集團迅猛發展和成批上市而被譽為“華夏A股第一縣”,以“天下第一村”華西為樣板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聞名全國,是“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

  (四)浙江省義烏市,充分利用市場先發優勢,以創業創新為動力,以小商品流通為載體,推進市場化,帶動工業化,催生城市化,演進為國際化,把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小縣造就成“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發市場”和實力雄厚的經濟強市,創造出“無中生有、無所不有”的義烏奇觀。

  (五)浙江省溫州市,尊重和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以市場取向改革激活發展動力,以促進就業推動全民創業,以商貿興盛帶動工業繁榮,以産業集聚支撐城鎮崛起,以構建行銷網路創新經濟業態,以差異化經營打造品牌經濟,以文化創新推動實踐創新,從貧窮落後的海港小城發展成為富裕發達的沿海大市,形成了獨特的溫州發展模式。

  (六)福建省泉州市,著力打好“僑牌”,以“三來一補”起步,帶動鄉鎮企業發展,培育優勢特色産業,形成眾多知名品牌,大力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七)山東省威海市,充分利用區位比較優勢和文化傳統優勢,以對外開放總攬發展全局,大力發展對韓貿易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帶動體制創新和特色産業培育,成功將區位優勢、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強勢,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良性互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八)山東省壽光市,發揮初始的農業比較優勢,由農業起步,創新農業生産方式,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提升經濟,靠農業富民,靠工業強市,實現工農互助、城鄉互動、工業和農業共同繁榮、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

  (九)廣東省深圳市,依託毗鄰香港、背靠珠三角及廣闊內陸腹地的獨特地緣優勢,抓住經濟特區開放開發的先機,以大規模引進外資帶動對外經濟合作,以發展高新技術支撐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推進自主創新提升産業競爭力,以不斷擴大開放促進體制機制創新,從貧窮落後的小漁村發展成為我國南部綜合經濟實力、技術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最強的現代化大都市。

  (十)廣東省東莞市,大力引進外資,擴大勞動力就業,建立加工貿易基地,培育出口産業集群,形成外向型經濟、園區經濟、民營經濟交相呼應和資訊産業、現代服務業互為支撐的發展路子。

  (十一)安徽省蕪湖市,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支柱産業,形成了以汽車製造為代表的三大産業集群,探索出中西部地區發揮後發優勢的成功道路。

  (十二)江西省吉安市,實施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的發展戰略,興辦工業園區,加速工業崛起,支援和帶動農業集約化、産業化,推動城市化,實現工業興、農業穩、群眾富,使貧困的革命老區走上全面小康之路。

  (十三)湖南省長沙縣,利用毗鄰省會和交通便利的條件,吸引外來投資,建設工業園區,發展優勢企業和産業集群;堅持以工促農,促進糧食生産和特色農業發展,實現興工強縣、強農富民,成為聞名遐邇的“三湘第一縣”。

  (十四)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通過科學利用優越的資源條件,高起點引進和配置生産要素,全面推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集約化的工業和農牧業生産經營方式,創造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走出了一條西部資源富集地區快速發展的路子。

  (十五)雲南省麗江市,利用當地優勢特色資源,做大做強做精旅遊産業,以旅遊業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從名不見經傳的西南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富裕繁榮文明和諧的旅遊文化名城。

  (十六)甘肅省定西市,弘揚“領導苦抓、部門苦幫、群眾苦幹”的精神,發揮比較優勢,注重引進國際先進生産模式,把小馬鈴薯做成大産業,形成種草養畜-發展沼氣-沼渣肥田-增糧增收-改善生態的迴圈經濟模式,初步走出一條自然條件惡劣地區脫貧致富的成功路子。

  (十七)遼寧省瀋陽市鐵西區,通過全面貫徹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抓住新一輪經濟上升週期的歷史機遇,大膽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制度創新,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使老裝備製造業基地煥發勃勃生機。

  (十八)黑龍江省綏芬河市,通過發揮區位優勢,以沿邊開放為基本戰略,大力發展對俄邊境貿易,搭建商貿旅遊、進出口加工、跨境投資合作三大産業體系,帶動農村和城市建設,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走出了一條以開放促開發的口岸城市發展之路。

  三、對各地發展經驗的共性認識

  這18個地方發展的成功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生動縮影和具體體現。儘管這些地方發展的條件、路徑、模式各不相同,做法也不盡相同,但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善於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中抓住發展機遇。這些地方都具有強烈的機遇意識和危機意識,搶抓機遇不鬆勁,遇到困難不退縮。從國內看,能夠自覺順應我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從中尋找機遇、贏得先機,並積極應對風險和挑戰。從國際上看,能夠正確把握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抓住生産要素在全球範圍內重組和産業轉移加快的機遇,主動承接國際産業轉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著力拓寬發展空間,積極分享經濟全球化利益。

  (二)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這些地方都能認識到,自己既有相對優勢也有相對劣勢,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充分利用本地獨特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特色産業、歷史文化等資源,發揮比較優勢,找準發展突破口。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地方都能堅持把中央精神同當地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揚長避短,使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三)正確處理市場和政府的關係。這些地方都能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又高度重視政府的引導、調控、服務作用,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為發展創造無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的良好環境,努力使“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各展所長、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四)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這些地方都高度重視開放對發展的推動作用,積極主動地通過擴大開放來促進改革、推動發展。在實踐中,這些地方既積極擴大對外開放,也積極擴大對內開放;既積極“引進來”,也主動“走出去”。通過擴大開放,幹部群眾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轉換了理念、創新了思路,有力促進了體制機制障礙的消除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這些地方抓住了更多發展機遇、獲得了更廣發展空間、贏得了更大發展優勢。

  (五)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執行力。這些地方都注重從實際出發,自覺遵循客觀規律和科學規律,努力推進各級黨委和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同時,注重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決策執行的嚴肅性、連續性,正確處理繼承和創新的關係,對在實踐中形成的符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戰略、規劃、目標,堅持不懈抓落實,並且是一張藍圖管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幹。

  (六)以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這些地方較好地處理了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的關係,深刻認識到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沒有經濟發展就不能為社會和諧提供堅實物質基礎,沒有社會和諧穩定也不能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地方都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處理各方面利益關係,努力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七)尊重人民首創精神。這些地方都自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及時掌握和有效運用人民群眾在發展實踐中創造出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模式。各級黨政幹部能夠深入群眾,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注重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八)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這些地方都重視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強調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需要通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來實現。從這些地方的實踐看,經濟發展成功的地方,都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一批具有戰鬥堡壘作用的基層組織、一支能夠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黨員幹部隊伍、一些獨具特色而又與時俱進的黨建做法,黨組織能夠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有效實現了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統一。

  四、各地發展中面臨的新挑戰

  這18個地方在前進道路上仍然面臨一些新的挑戰。主要是:經濟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經濟發展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較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很繁重、很緊迫;産業結構不盡合理,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自主智慧財産權、核心技術和世界知名品牌;在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和利益格局深刻調整面前,社會建設和管理面臨諸多新課題,等等。這些情況表明,在我國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新形勢下,各地要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最根本的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扎紮實實落實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戰略部署,努力按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附 表

  18個地區有關發展指標

  地區 年度(增速) 地區生産總值(萬元) 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元) 財政收入(萬元) 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元) 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元) 出口總額(萬美元)

  浦東新區 1978年 44000 706 11100 253 空 空

  浦東新區 2007年 27507600 14526 8544900 12730 24273 5281000

  浦東新區 年均增速(%) 18.1(1990-2007)  18.1(1990-2007) 36.3(1990-2007) 14.5 14.2(2002-2007) 31.0(1993-2007)

  昆山市 1978年 24000 466 3460 201 636 3807(1990年)

  昆山市 2007年 11520000 171061 2020000 12168 21927 323200

  昆山市 年均增速(%) 18.6 17.5 18.2 9.4 10.7 48.7

  江陰市 1978年 43307 442 8836 199 341 219

  江陰市 2007年 11900000 99490 1905252 10641 21013 643536

  江陰市 年均增速(%) 21.4 20.5 20.4 14.7  15.3 31.7

  義烏市 1978年 12800 235 2000 136 485(1981年) 10623(2000年)

  義烏市 2007年 4100000 59144 588800 10200  24800 166000

  義烏市 年均增速(%) 22.0 21.0 21.6 16.0  16.2 46.7

  溫州市 1978年 132000 238 13500 113 477(1981年) 169(1988年)

  溫州市 2007年 21450000 28362 2933000 8591  24002 1014800

  溫州市 年均增速(%) 15.1 13.8 20.4 16.1   16.3 58.1

  泉州市 1978年 77900 171 7900 75 324 200(1979年)

  泉州市 2007年 22886000 29664 2250600 7244  18097 495000

  泉州市 年均增速(%) 17.7 15.6 21.5 17.1  14.9 32.2

  威海市 1978年 95400 440 10647 209 350 60

  威海市 2007年 15834500 63226 1562049 7737 16285 697172

  威海市 年均增速(%) 15.3 14.8 18.8 13.3  14.2 38.1

  壽光市 1978年 42000 417 8050 74 351 133.5

  壽光市 2007年 3329000 32664 330575 6619 13806 104764

  壽光市 年均增速(%) 14.6 14.1 13.7 16.8 13.5 25.8

  深圳市 1979年 19638 606 1721 152 空 930

  深圳市 2007年 67654100 79221 27700000 空  24870.21 28753300

  深圳市 年均增速(%) 27.4 12.8 34.4 空 空 37.5

  東莞市 1978年 61100 553 12200 149 318 3900

  東莞市 2007年 31260000 46014 5380000 11514 26983 10110000

  東莞市 年均增速(%) 18.0 16.5 23.4 16.2  17.0 28.6

  蕪湖市 1978年 74500 434 24500 95 392 39(1990年)

  蕪湖市 2007年 5811200 25294 1051600 5208  13234 168000

  蕪湖市 年均增速(%) 9.99 8.89 7.74 8.66  6.85 63.60

  吉安市 1978年 85900 246 6441 140 529(1985年) 1840(1985年)

  吉安市 2007年 4060000 8600 408000 4029 11120 16049

  吉安市 年均增速(%) 10.9 9.7 15.3 12.3 14.8 10.3

  長沙縣 1978年 21284 296 1919 143 12012(2005年) 3791(1999年)

  長沙縣 2007年 2878751 36491 319008 7000 15834 62400

  長沙縣 年均增速(%) 15.44 15.06 19.26 14.36 9.65 41.92

  鄂爾多斯市 1978年 34600 344 1900 194 279  3051(1989年)

  鄂爾多斯市 2007年 11509100 75161 2008000 6123 16226 52401

  鄂爾多斯市 年均增速(%) 22.2 20.4 27.1 12.6 15.0 17.1

  麗江市 1978年 16564 191 1283 66 400 空

  麗江市 2007年 848176 6984 72831 1922 11918 1712

  麗江市 年均增速(%) 7.9 6.9 14.9 12.4 12.4 空

  定西市 1978年 24874 114 3020 72 241 69

  定西市 2007年 1001031 3422 60810 1863 8343 1152

  定西市 年均增速(%) 8.14 7.32 10.91 6.84  7.63 11.09

  鐵西區 1978年 45000 900 800 280 420 900

  鐵西區 2007年 4670000 49100 526000 9190 13656 94140

  鐵西區 年均增速(%) 17.3 14.7 25.1 12.8  12.7 17.3

  綏芬河市 1978年 997 560 54 106 2210(1987年) 249(1987年)

  綏芬河市 2007年 505665 80962 100100 6688  14850 222263

  綏芬河市 年均增速(%)21.3 16.2 29.6 15.4  10.0 40.6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