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奶一:文人李敖
1999年,當時實力不俗的新黨,把主意打到了李敖身上。李敖義不容辭:你們新黨是個小黨,沒有多少錢,我以古人之風不佔便宜,自掏腰包參選。不過另有條件:“如果選民期待我到處拜票、到處簽名握手,那你一定會大失所望。我架子大,不能太早現身,也不是下等妓女站上街頭拉客,我要像茶花女般,讓客人自己在門外排隊。”于是李敖只憑嘴巴到處演講,就是懶洋洋地以逸待勞,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李敖稱他的目的就是消滅兩大黨候選人連戰、陳水扁,同時讓其他候選人不痛快,所以選民的票要“適可而止”,不要都投給他!最終李敖和副手馮滬祥獲得了16782張選票,票率僅0.13%。
二奶二:“建國黨主席”鄭邦鎮
與李敖同年參選的,還有所謂的“建國黨”主席鄭邦鎮。他表示,如能當選,他將以第一號公文提出以“臺灣共和國”身份申請加入聯合國,同時將發展核武制衡大陸。這番“豪言壯語”被臺媒當做笑話報道之後,在跨不過正式參選的聯署門檻之下,鄭邦鎮就從選戰中徹底消失了。
二奶三:珠寶商人黃春
臨近2004年選舉,2003年12月,珠寶商人黃春申攜帶大批珍珠項鏈,站在臺中市街頭舉著揚聲器義賣,以籌募經費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除了錢,黃春申還獲得了38人的聯署支持,不過他需要的聯署人數是24萬!
二奶四:非主流政團“泛紫聯盟”
此外,島內非主流政團“泛紫聯盟”在2004年推出了“虛擬候選人”,由化名“陳秀美”與“張志清”的假想候選人參加選舉。希望用這兩個市井小民常見的姓名來代表小市民心聲,每周推出政策主張,影響朝野兩大陣營對社會公平正義、貧富差距的關注。
二奶五:臺商林國龍、張振德
在2008年馬謝之爭外,當年島內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參選搭檔。比如在嘉義縣,商人林國龍參選,提出把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搬到嘉義市,以此平衡南北城鄉差距。安徽臺商蕭陽義和上海真鍋珈略館總經理張振德,創下大陸臺商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紀錄。
話題延伸:選舉門檻明松暗緊
參加島內選舉,條件看上去非常寬松:“年滿40歲者,得被選為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但是,島內”選罷法“又規定:參選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除了得到政黨的推薦之外,以聯署方式登計為候選人的,必須先繳交100萬元(新臺幣,下同)的聯署保證金,才得以被聯署,聯署未達法定半數時,這筆錢就會被沒收。而聯署的人數規定是前一次民代選舉人總數的1.5%。也就是說,你起碼得獲得22萬-25萬人的聯署支持,然後再交1500萬元的保證金,才能真正拿到選舉的門票。在這個明松暗緊的規定面前,想參加選舉遊戲,你不僅要非常有錢,還要非常有人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