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國民黨2012面臨四大挑戰

時間:2011-05-18 09:48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網絡評論特刊深度·幕後

本期策劃制作:高斯斯                                            查看往期<<

導   讀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李振廣認為,馬英九領導國民黨執政三年來,帶領臺灣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陰影,正在實現臺灣經濟的再次騰飛。近段時間,民調卻贏不過專門制造政治與社會對立、對臺灣扯後腿的民進黨。這種吊詭的政治現象反映出臺灣政治制度的深層問題,也說明馬英九的連任之路很不平坦。隨著選戰的開打,國民黨在繼續執政的道路上將面臨著四大挑戰。

 

貧富差距擴大化的挑戰

 

  客觀地說,臺灣經濟從危機和蕭條中逐漸恢復活力,步入復蘇階段,馬英九和國民黨的領導與管理有方功不可沒。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處于經濟效益傳遞末梢的中下階層尚未感受到經濟復蘇的實際效果。近兩年來,民進黨正是抓住了貧富差距、南北差距等問題向國民黨發難,引起了大批臺灣中南部、中下階層民眾的共鳴,使得民進黨在2010年的五市選舉等選舉中,獲得的支持率大幅上升。因此,如何讓經濟復蘇的效益擴展到臺灣中下階層,改善中下階層的經濟狀況,努力控制物價和通貨膨脹,緩和中下階層的經濟壓力,將是執政的國民黨所面臨的一大挑戰,也將是國民黨能否最終獲得臺灣包括中下階層在內的絕大多數選民支持的關鍵。

臺灣青年人政治態度轉向的挑戰

  在當前臺灣的選舉中,青年人的政治態度已經成為左右選舉結果的關鍵。一方面,有著高度政治熱情和參與意識的青年人是現狀與秩序的天然挑戰者。臺灣每四年就有100多萬青年人獲得投票權(首投族)。這些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其經濟社會地位往往是最低的,很多年輕人或者畢業即失業,或者屬于青貧族,收入較低。這種經濟社會地位更容易使他們被民進黨以反對秩序和現狀為指向的政策主張所吸引。而另一方面,在國民黨內部,鑒于黨內人才濟濟,青年人發展上升的空間十分有限,這就大大降低了國民黨對青年人的吸引力。因此,國民黨如何爭取青年人的認可和支持,把富有活力的年輕人變成國民黨的支持者,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和一個嚴峻的挑戰。

國民黨大陸政策的負面因素

 

  毋庸置疑,國民黨大陸政策主流是正確的,但是不可否認,國民黨在對大陸的認知等問題上還有一些消極的層面。比如,大陸經過60年的建設與發展,尤其是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國際政治經濟等諸多領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些成就都是大陸社會制度優越性的真實體現。然而,有些人不僅對大陸的制度成就熟視無睹,對臺灣因制度造成的內耗、墮落與臺灣的地位江河日下視而不見,竟然還與民進黨一起附和,對大陸的社會制度及個別問題說三道四、指手畫腳。這種不顧事實的做法是很容易傷害到大陸人民的感情。在未來的選戰中,指責大陸這張牌打不得!為了投機賺取某些選票而傷害大陸民眾的感情,將得不償失。

 

民進黨大陸政策迷惑性的挑戰

 

  我們也應看到,在多次碰壁之後,民進黨的大陸政策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雖然民進黨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放棄“臺獨”路線,但是不可否認,蔡英文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聲稱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言論,對臺灣民眾有較大的迷惑性。尤其是進入選舉季節後,民進黨為了進一步迷惑廣大中間選民、騙取選票,有意在大陸政策方面做一些姿態,發表一些換湯不換藥、且極具迷惑性、欺騙性的大陸政策宣示。那將對國民黨爭取中間選民產生巨大的衝擊。揭穿民進黨大陸政策變化的迷惑性與欺騙性,也將是國民黨在未來選戰中面臨的又一大挑戰。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