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者眼中的“人民往來”

時間:2010-09-15 14:20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網路評論特刊深度幕後

本期策劃製作:趙靜                                                    查看往期<<

導  讀

  兩岸人民日益頻繁的交流交往,在兩岸關係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什麼作用?作用有多大?本網現摘錄兩位分別來自臺灣和大陸的學者的文章,透過他們的眼睛,再次感受來自兩岸民間的力量。

臺灣學者:兩岸難題變簡單的不二法門

  臺灣大學經濟係教授林建甫:兩岸關係的發展,從2008年馬英九上臺後是一個轉捩點。之後5次兩會領導人會談達成14項協議,成績斐然。這些成果遵循“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原則。有人説,簡單的都談完了,剩下的都很難。如何讓困難的能夠變得簡單起來?兩岸人民進一步的交往,是解決問題不二法門。當兩岸有更多的交流,彼此有更緊密的往來,未來那些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詳細】

 

大陸學者:大大減輕兩岸間的陌生敵對感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國良:通過臺灣《聯合報》近日公佈的針對兩岸關係的年度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兩岸以往曾經有過的高度緊張關係,確實得到了有效的緩和。這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有賴於兩岸人民來往的增多,如本次調查數據顯示,到過大陸的臺灣人民已逾四成,本人或親友與大陸通婚的比率甚至達到了三成多,這種局面自然能大大減輕臺灣人對大陸人的陌生感和敵對感。 【詳細】

兩岸交流還存在的障礙幾多?

交通因素

電信費率

減少手續

免簽證可參考現有做法

  國臺辦:大陸居民上半年赴臺人次同比增長69.3%。 【詳細】

  臺灣媒體預估,兩岸間第一條直通電纜最快明年下半年就可“搭上線”。 【詳細】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