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昆福:“執政末日”跡象頻現,蔡英文“固權保位”防“跛腳”!
2021-12-23 13: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當局執政警訊頻傳,已逐漸反映在島內各種民調數據當中,“執政末日”不斷顯現,如此嚴峻形勢對民進黨高層産生了震撼性衝擊。為了防止提前“跛腳”現象出現,蔡英文啟動了“固權保位”的模式。廈門涉臺學者楊昆福在《臺海》雜誌刊文指出,2022年底的臺灣“九合一”選舉將成為島內各界對民進黨當局強烈不滿的宣泄口,眼看形勢不妙,蔡英文強勢“攬權”,直接沒收該黨黨內初選,折射出蔡英文強烈政治危機感。而在接班佈局上,若被賴清德強勢截胡,那麼這意味著蔡英文後續的政治影響力將大打折扣。楊昆福指出,若賴清德最終取得民進黨2024的出征代表權,屆時尚未下臺的蔡英文,會陷入被“架空”的境地。因此,為了預防窘境的出現,蔡英文與賴清德展開另類的“政治對決”很有可能會再次上演。
全文如下:
最近以來,臺灣島內對民進黨不滿的聲浪不斷掀起,已逐漸反映在島內各種民調數據當中。目前擔任國民黨副秘書長的臺北市議員羅智強,其旗下的“臺北智會”智庫11月23日公佈了一項最新民調。其中,有關2024“大選”的議題更是引發了外界不小的關注。在民調中,該智庫針對2024台灣是否該“政黨輪替”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42.6%的受訪民眾認為應該“換其他政黨執政”。表態支援應該由“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民眾僅有18.2%,其他的要麼不表態,要麼覺得無所謂。若就表態反對和支援的比率來看,這其中的差距,對民進黨而言顯然是一個不小的警訊。
事實上,類似的警訊已不斷傳出,而這些匯聚出的島內新民意洪流,勢必會對民進黨高層産生震撼性衝擊。為了防止提前“跛腳”現象出現,蔡英文勢必會有極大的危機感,從最近的動作來看,她儼然啟動了“固權保位”的模式。
修改黨內選舉遊戲規則 蔡英文強勢“攬權”
11月23日的民調是國民黨人士旗下機構做的,反映的只是一種現象,估計民進黨只會“參考而已”,不過此前不少親綠機構公佈的民調數據,相信對包括蔡英文在內的民進黨高層,無疑會産生“震撼效果”。比如,親綠機構在10月底發佈的四項“公投”可能通過的民調,更是加劇了蔡英文等人的“危機意識”。而此前,“深綠”政黨人士陳柏惟在蔡英文下令“護盤”,形成“藍綠對決”的局面之下,10月23日卻依然被罷免。這無疑會讓蔡英文深感到民進黨已面臨“執政決堤”的危機,而且這種跡象越來越明顯。畢竟,陳柏惟被罷免後,親綠人士林昶佐罷免案勢必會再次受到波及,以及因陳柏惟被罷免後的臺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若是民進黨再次飲恨,那麼蔡英文的麻煩可不小。
一方面體現出臺灣民眾對蔡英文及民進黨已經極度不滿,這種不滿不但借由罷免、補選一一展現出來,而且還會形成“政治洪流”衝擊民進黨在明年“九合一”選舉的氣勢。我們知道,明年“九合一”選舉被視為是2024台灣“大選”的前哨站,當然也是民進黨的“期中考”。如果民進黨在明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再次慘敗,那麼極有可能預示著民進黨在2024的戰局就危險了。當然可能有人會舉出反例,比如説,民進黨2018“九合一”選舉慘敗了,2020“大選”卻大勝了,何解?事實上,民進黨2020之所以大勝是綜合因素作用下的結果。從國民黨的角度來看,他們眼看勝算較大,紛紛出馬搶奪2020齣徵代表權,相互傾軋與內鬥,自亂陣腳和方寸,最終將原本的一手好牌打到稀爛。而民進黨不斷在兩岸關係上大做文章,虛構出所謂的“芒果幹”,尤其是利用和誤導臺灣年輕人的認知,不斷炒作島內民粹,達到抹黑大陸、攻擊島內對手的目的。外部勢力比如美國,則公開選邊支援或奧援民進黨。在結構性因素作用之下,民進黨再度僥倖翻盤,那麼歷史會重演嗎?目前還很難説,但假若民進黨在2022“九合一”選舉中再次慘敗,他們再次陷入被動狀態是可以肯定的,這也必將導致他們試圖在2024選舉中扭轉局勢的難度大大增加。
可見,2022台灣“九合一”選舉,尤其是縣市長選舉對於民進黨以及蔡英文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蔡英文在11月14日召開的民進黨黨代會上強行進行了“攬權”,直接沒收了“六都”的提名權。並且,再加上其他不少縣市,蔡英文均有提名人選的實質影響權力,等於説22個島內縣市,蔡英文就能影響19個。這在民進黨黨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民進黨黨名號稱是“民主進步”,然而蔡英文此舉無疑是直接揭下了“遮羞布”,赤裸裸地展現“威權攬權”的“權力傲慢”姿態。難怪,臺灣某親綠機構負責人會痛批蔡英文,並稱11月14日是民進黨的“黨恥之日”。在筆者看來,儘管蔡英文給出的藉口是為了避免出現“黨內初選紛爭”,然而,這種理由顯然難以站得住腳。這無疑是蔡英文試圖避免提前陷入“跛腳”狀態,確保自己能在民進黨內各派系間討價還價的本錢,而利用黨政大權在握的優勢,不顧觀感和反彈,做出的“固權保位”的政治動作。
綠營票倉鬆動 蔡英文“執政末日”滾雪球
在上述“臺北智會”智庫發佈一項民調數據中,多達42.6%的島內受訪民眾認為2024應該“換其他政黨執政”。其中,被視為綠營票倉的南臺灣,諸如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及屏東等縣市,更僅剩24%的受訪民眾表態希望民進黨繼續“執政”,而在年輕族群當中,30—39歲的臺灣青年也僅有11.3%挺民進黨連任。這兩個數據具有較高的指標意義,畢竟南臺灣選民結構總體上一向“綠大於藍”,而島內青年世代也曾被認為是民進黨的一大票源。如今這兩大票倉不但鬆動,而且呈現崩盤的跡象,對於民進黨而言無疑是一大警訊。
在筆者看來,原有的支援群體強烈反彈,不希望民進黨繼續把持臺灣當局,這顯示民進黨的荒腔走板舉動,已累積了不小的民怨,爆發之日已不再遙遠。既然,民進黨已不再被期待,甚至再次被厭惡,那麼“討厭民進黨”勢必會再次成為“臺灣最大黨”。而他們對民進的強烈不滿顯然是不會等到2024再把民進黨拉下馬,2022年的臺灣“九合一”選舉,特別是島內縣市長選舉,極有可能會提前宣泄出來。如此一來,民進黨明年底的選情是很難樂觀的。而為了扭轉這一不利發展態勢,民進黨會搬出老套路,繼續炒作島內民粹,惡化兩岸關係,大打“危機牌”和“恐嚇牌”,甚至為了增加勝算可能會無所不用其極。即便如此,民進黨其實很難逆轉這一對其不利的大趨勢,畢竟它已霸據臺灣當局多年,臺灣民眾不是沒有給過民進黨機會,如果每次選舉都有“被騙”的經歷,一定會跟民進黨“算總賬的”。在筆者看來,民進黨靠不斷大炒民粹來延續政治生命,這無異於飲鴆止渴,引發不良的后座效應是必然之勢。
蔡英文“執政末日”現象的出現並非“一日羅馬”,而是“非一日之寒”。從2016年5月以來的種種作為,已讓臺灣選民,甚至是長期支援民進黨的泛綠選民“看破了手腳”。畢竟,島內民眾的民生各項議題,並不會因民進黨的政治操弄而長期被忽略。隨著島內經濟發展後勁乏力,社會亂象叢生,百業蕭條、民生凋敝,民進黨便會再次暴露施政無能,拼經濟無方的短板,而一味地靠炒作島內民粹試圖來轉移矛盾和焦點,勢必會陷入過度政治動員的窘境,臺灣民眾會對民進黨越發的反感。而所有的不滿和怨氣,需要尋找宣泄口,這個宣泄口大概率會是以選舉投票偏好轉向的方式展現出來,2022年的臺灣“九合一”選舉便是他們“不二選擇”。這種不滿的怨氣也將産生滾雪球效應,影響之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賴清德虎視眈眈 蔡賴“另類對決”或將上演
曾經在蔡英文2020“大選”尋求連任的道路上,對她發起挑戰的賴清德,雖然被蔡英文強勢打壓,最終被就近看管,成為“無聲的副手”,但賴清德志在“大位”的企圖心並沒有消減。賴清德最近一直在“牛棚練投”,不斷在累積政治能量,等待時機“再戰江湖”。而蔡英文卻依舊不願看到昔日曾危及自己連任的對手再次走到聚光燈的焦點,因此刻意打壓的動作顯而易見。然而,蔡英文屬意的接班人選——桃園市長鄭文燦卻因疫情防控不力受到了政治衝擊。眼見桃園市長任期即將屆滿,鄭文燦亟需尋找政治舞臺延續政治生命,但臺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之位卻被蘇貞昌牢牢霸據,短期之內似乎依舊難以撼動。對手賴清德政治能量不斷充實,而屬意的人選鄭文燦卻“走下神壇”,這對蔡英文的後續接班佈局已構成了極大的考驗。
臺灣網路媒體“ETtoday新聞雲”11月22日公佈針對2024“大選”議題的民調數據,若賴清德對決侯友宜,他與侯友宜的差距其實不大,賴清德的支援度為38.6%,侯友宜則是41.8%。而如果柯文哲再加入戰局,賴清德將以35.5%的支援度勝出,侯友宜則因被柯文哲分散票源,支援度將下滑至30.3%。由於柯文哲已經明確表態他將參選2024,因此如果從“ETtoday新聞雲”目前的數據來看,賴清德無疑佔據了有利的戰略地位。假如賴清德一直維持這樣的聲勢,屆時蔡英文若欲阻撓賴出線,就必須有令人信服和正當的理由。在這個民調數據出爐之後,臺灣某親綠媒體負責人便直言,鄭文燦已宣告出局。雖説這樣的論斷有點過於武斷,畢竟民調數據只能是參考,然而它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政治行情的變化趨勢。
蔡英文在接班人選上,若被賴清德強勢截胡,那麼這意味著其後續的政治影響力將大打折扣。若賴清德最終取得民進黨2024的出征代表權,屆時尚未下臺的蔡英文,同樣會陷入被“架空”的境地。因此,為了預防窘境的出現,蔡英文與賴清德展開另類的“政治對決”很有可能會再次上演。(完)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