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民主協商助推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五項重大政策主張。在“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的主張中,習近平總書記向臺灣同胞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這標誌著大陸正式開啟以民主協商形式推進祖國統一的進程,對於推進兩岸協商談判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以來,兩岸隔絕狀態逐漸破冰,兩岸協商談判提上日程。1992年,大陸授權的海協會和臺灣當局授權的海基會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為日後兩岸協商談判奠定共同政治基礎。2005年,前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實現國共兩黨領導人60年來的首度對話,開啟第三次國共合作,拉開兩岸政黨黨際交流序幕。2015年,兩岸領導人實現歷史性會晤,推動兩岸協商談判邁上新臺階。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明確表示,“我們願意同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這意味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大陸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的新的歷史方位下,大陸一如既往充分考慮到兩岸制度差異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始終以最大誠意與臺灣同胞共同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民主協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具體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産黨革命經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現代民主理念相結合的産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倡議兩岸以民主協商形式共議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謀幸福。因為中國共産黨自成立起,就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從革命到建設到改革,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産黨始終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唯一宗旨,堅持把群眾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強調“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優勢,倡議兩岸通過民主協商解決政治分歧並最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正是中國共産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鮮明體現。
民主協商是對以往“兩會談判”和兩黨談判的重大創新,具有巨大優越性。
首先,民主協商具有最廣泛的代表性。“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臺灣任何政黨、團體同我們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與以往的兩岸協商談判相比,開展民主協商的不再局限于海協會和海基會“兩會”或國共兩黨或兩岸領導人,而是廣泛涵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任何政黨、團體甚至個人。這有利於把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人民最廣泛地團結起來,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匯聚起來,形成推共商祖國統一方案的強大合力。
其次,民主協商具有最顯著的民主性。“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合作取代爭鬥、以雙贏取代零和,兩岸關係才能行穩致遠”。民主協商將會給臺灣同胞充分的意見表達權,有利於保障臺灣同胞的福祉和權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乃至未來統一後的制度性安排,不是兩岸任何一方的意志,而是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在凝聚共識的基礎上達成的。
最後,民主協商具有充分的平等性。“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民主協商將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兩岸雙方聚同化異,平等共議解決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平等共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及兩岸統一後的制度性安排。
總之,民主協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具體運用,是開展兩岸協商談判的最佳方式,必將助推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實現。我們真誠期盼廣大臺灣同胞,認清世界大勢,把握歷史機遇,擔當民族大義,積極參與到民主協商、共議祖國和平統一的正義事業中來。(作者:徐曉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