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華、鞠海濤: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初探
新形勢下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指引
——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初探
【內容提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於實踐,善於創新,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引領了兩岸關係取得歷史性、突破性進展,繼承發展了中央對臺大政方針,成為在新形勢下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指引和基本遵循。本文著重分析了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産生的時代背景,總結了習近平總書記豐富的對臺工作實踐,對這一重要思想深刻的理論內涵進行了初步剖析與闡述。
【關鍵詞】習近平 對臺工作重要思想 新形勢 根本指引
【作者介紹】陳斌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理事;鞠海濤,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政治室主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闢了治國理政新境界,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局面。對臺工作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對臺工作,胸懷民族整體利益、緊跟時代前進步伐,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以我為主、積極作為,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特點,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主動權,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對臺工作取得重大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有力引領兩岸關係取得突破性、歷史性進展,繼承發展了中央對臺大政方針。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産黨人在探索思考解決臺灣問題、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上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在新形勢下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指引和基本遵循。
一、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産生的時代背景
鄧小平同志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揚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高瞻遠矚,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從維護好國家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服從服務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出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刻把握臺灣局勢和兩岸關係形勢的發展變化,在親身參與、領導對臺工作實踐中逐漸豐富、形成關於對臺工作的重要思想。
(一)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著眼於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大局,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説,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祖國大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保持自身發展勢頭,爭取如期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將使我國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闊步前進,從而增強對兩岸關係走向的主導力和對臺灣同胞的吸引力,為臺灣問題的最終解決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於實踐,善於創新,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帶領全國人民奔向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目標;以“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和“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推進 “五位一體”建設;以“強軍夢”為指引,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圍繞能打仗、打勝仗拓展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一個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對臺工作重要思想是這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大系統中的子系統,在理論上豐富和發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在實踐上推動兩岸關係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開創了對臺工作的全新局面。
(二)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科學把握臺灣局勢和兩岸關係形勢的重大變化。兩岸關係自2008年步入和平發展新階段以來,呈現出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良好局面,但雙方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結構性矛盾也日益顯現。2014年後,兩岸關係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臺灣局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政黨生態上“綠長藍消”,在社情民意上島內民眾“恐中”、“拒統”情緒上揚,年輕世代的“臺灣主體意識”更趨強烈。直面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有針對性地推動一系列對臺工作實踐,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大勢,引領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三)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既符合和平與發展的世界潮流,又適應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深刻變化調整。近年來,儘管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但和平與發展仍是世界潮流、時代主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堅持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保持臺海局勢穩定符合世界潮流,也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與肯定。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綜合實力、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顯著提升,美國與我戰略競爭態勢加劇,提出並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在臺灣、東海、南海問題上圍堵、遏制中國崛起的動作頻頻。日本和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因東海、南海爭端,積極配合“亞太再平衡”,與我外交摩擦加劇。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周邊環境,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調動域內域外一切有利因素,將臺灣問題與國際和地區問題聯繫起來看,關聯起來處理,著力排除干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外部不利因素,有力地鞏固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基本格局。
二、在習近平總書記思想指引下對臺工作的實踐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曾長期在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省市工作,與臺商、臺胞多有接觸,對臺灣問題有長期的觀察和深入的研究。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抓對臺工作,運籌帷幄,精準施策,推動兩岸關係在各個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開闢了更為光明的前景。
(一)始終把臺灣問題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進行謀劃,向臺灣同胞發出“共圓中國夢”的神聖號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居於引領地位的宏偉奮鬥目標,凝聚著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也為兩岸同胞描繪了共同的美好願景。自2012年秋提出中國夢的奮鬥目標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呼籲兩岸同胞共圓中國夢。2013年新春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首次會見臺灣人士即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時就提出,“‘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我們真誠希望臺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1]當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會見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時強調,兩岸同胞要真誠團結合作,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連戰一行時再次指出,“中國夢與臺灣的前途是息息相關的。中國夢是兩岸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2] 2015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民革、臺盟、臺聯聯組會時強調,“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兩岸同胞從來都是命運相連、榮辱與共的。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3]當年11月,在新加坡與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會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再度提出,“民族強盛,是兩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亂,是兩岸同胞之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息息相關。當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實現這個偉大夢想。我們在幾十年的時間內走完了世界上很多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我相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臺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4] 2016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紀念大會上發表講話指出,“兩岸同胞前途命運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密不可分。兩岸同胞以及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要攜起手來,共同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共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而努力,共同創造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5]
(二)敏銳觀察島內政局的變化,致力鞏固兩岸共同政治基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政治基礎,是穩定臺海局勢的“定海神針”。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國民黨領導人的函電往來中、在會見臺灣各界代表人士時,反覆強調堅持“九二共識”的極端重要性,呼籲臺灣各黨派、各團體要正視“九二共識”。2014年底國民黨在縣市“九合一”選舉遭遇重大挫敗後,習近平總書記在電賀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時,冀望兩黨能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加強交流,增進互信,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前行。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率團來訪的朱立倫主席,重申兩黨應堅持“九二共識”,旗幟鮮明反對一切損害兩岸關係政治基礎的言行。當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與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的首次會面中再一次強調了“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完成了兩岸雙方對“九二共識”的再確認。2016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時強調,臺灣政局變化改變不了“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和核心意涵。承認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關係認定兩岸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的根本問題。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的立場不可能有絲毫模糊和鬆動。上述舉措增強了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的信心,增進了雙方恪守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
(三)推進兩岸政治交往,實現兩岸關係歷史性突破。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在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和人員往來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積極進展,結下纍纍碩果,臺海地區呈現1949年以來最為安定祥和的局面。同時,大陸方面也努力推進兩岸政治關係向前發展。2013年10月,在習近平總書記于印尼巴厘島會見蕭萬長先生期間,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簡短晤談,雙方同意建立直接聯繫,加強交流溝通,為推動兩部門負責人互訪進行了先手佈局。2014年2月,張志軍主任與王郁琦在南京舉行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正式會面,建立起兩部門間溝通聯繫機制。之後兩部門負責人多次互訪、會面並建立日常聯繫,就推進兩岸關係有關問題廣泛深入交換意見並達成積極共識。
兩部門溝通聯繫機制的建立與運作,是兩岸關係的突破性進展,有利於雙方加強溝通、增進了解、深化互信,推動妥善處理和解決兩岸交往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它為兩岸領導人會面先行先試,積累了經驗,建立了溝通渠道。2015年11月7日,在國民黨連遭敗績、島內政局山雨欲來的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毅然同馬英九先生在新加坡會面,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邁出了兩岸高層互動往來的關鍵性一步,開創了兩岸領導人直接對話溝通的先河,成為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開闢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前景,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已經並將繼續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