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民進黨推動“轉型正義”的真相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在政治改革問題上大下功夫,將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作為首要政治目標,華廣網今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文章,深度分析民進黨“轉型正義”的真相。王建民指出,從民進黨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內容與上臺執政一個多月的表現觀察,其轉型正義是假,進行政治鬥爭清算是真;弘揚社會正義是假,圖謀消滅國民黨與“去中國化”是真。
全文內容如下: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在兩岸關係問題上沒有任何積極努力與建樹,反而在政治改革問題上大下功夫,將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作為首要政治目標,並以綠營在“立法院”的多數優勢強勢推動這一法案審議。那麼,蔡英文、民進黨推動促進轉型正義的真正目的為何?是否要還原歷史真相?是否要真正弘揚人類社會正義?還是借轉型正義之名進行政治鬥爭之實?或者以此達到某種政治目的?從民進黨推動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內容與上臺執政一個多月的表現觀察,其轉型正義是假,進行政治鬥爭清算是真;弘揚社會正義是假,圖謀消滅國民黨與“去中國化”是真。
更為可悲的是,民進黨以自己的政治標準定義“正義”,與人類社會普遍認知的正義相違背,也就註定了這必將是一場失敗的政治改革,不僅無法達到轉型正義之目的,反而會製造更多不正義、更多仇恨。
民進黨推動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主旨是要還原歷史真相、促進社會和解、促成政黨公平競爭等,具體做法包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起真相及處理不當黨産等。從中不難發現,民進黨推動的轉型正義,不是外界普遍理解與認識的社會正義,而是民進黨所規定的有特定含義的轉型正義,是針對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歷史遺留問題的轉型正義。有了特定的政治對象與政治考慮,也就不會再有正直的正義所在。
就民進黨特別強調的“還原歷史真相”而言,看似立意正確,正大光明,但實際做法卻完全相反,是在掩蓋歷史真相,是在扭曲歷史真相,是有選擇性的歷史忘記。什麼是臺灣歷史發展的真相?臺灣有太多的歷史真相需要澄清。臺灣歷史發展的真相就是,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除了原來的少數民族外,臺灣主要是中國先民特別是閩粵先民開發的,臺灣同胞的祖先在大陸,兩岸同是炎黃子孫,同是中華民族,臺灣人就是中國人。如今民進黨卻不能正視這一歷史事實與真相,企圖切斷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歷史臍帶聯繫,否認臺灣人是中國人。
民進黨對臺灣歷史發展,只是選擇性的記憶,只記得“228”悲劇與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卻不記得日本殖民統治者對臺灣的侵略、屠殺與姦淫;只記得日本殖民統治者的水利專家八田與一對臺灣的貢獻,處處紀念,卻不記得沈葆楨、劉銘傳等對臺灣工業化與近代化的貢獻;只記得國民黨的威權專制統治,卻不記得國民黨執政創造了臺灣經濟奇跡以及對臺灣經濟發展的貢獻。這是哪的轉型正義!
民進黨推動轉型正義,本應用統一的或一致的標準,正視歷史,還原歷史,客觀看待歷史。結果卻是,民進黨有意回避臺灣最重要的歷史真相,即日本曾對臺灣的侵略、屠殺以及對慰安婦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僅是回避,民進黨至今還在頌揚日本殖民統治。據專家考證,日本為侵佔臺灣先後危殺害40萬台灣同胞,其中1896年6月日本在雲林縣鐵國山一帶屠殺上萬同胞,後人稱為“雲林大屠殺”。民進黨為何不為這些犧牲的臺灣同胞尋求轉型正義,不為他們樹碑立傳、建紀念公園,反而還在頌揚日本殖民統治者?要為日本殖民統治者水利專家八田與一處處樹碑立傳。請問民進黨,公理何在?人性何在?這樣的轉型正義有何意義?
民進黨上臺執政後第一時間就宣佈終止馬英九當局推動的“課綱微調”方案,就是要恢復錯誤的殖民史觀,肯定日本殖民統治者對臺灣的合理與正當統治,這是哪的轉型正義?完全是在為日本殖民統治招魂,顛覆人類正義。同時,蔡英文最信任的“行政院長”林全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又公然表示慰安婦“很多人可能是自願的”,這是對無數受害者慰安婦的最大污辱,更是對人類社會正義的最大污辱。
正義是人類社會的普遍共識,有著共同的價值與標準。可到了民進黨那裏,正義概念就出現了變異,也會成為“發夾彎”。民進黨高舉民主、人權與正義大旗,卻幹著反人權、歧視族群、違背社會正義的勾當。臺灣老榮民是臺灣發展的重要貢獻者,如今卻成為臺灣社會的弱勢群體,窮困潦倒,卻不見蔡英文、民進黨為他們尋求正義。陸配是臺灣的媳婦或女婿,同是同胞,可民進黨對陸配極為歧視,實施不公平的政策待遇,長期反對陸配取得公平的身份權、工作權、政治權甚至生活權,容許外籍配偶4年獲得身份證,卻反對將陸配取得身份的年限由6年改為4年,導致陸配在臺灣工作、生活權益受到很大侵犯。就在日前國民黨試圖為陸配爭取權益時,卻受到民進黨的反對與阻撓。請問民進黨,陸配的正義在哪?為何無視陸配正義?同樣,陸生赴臺求學,就像臺灣學生到大陸或世界其他地區求學一樣,是正常的教育交流,可民進黨卻反對陸生赴臺求學,認為陸生會搶佔臺灣資源,陸生沒繳稅,不應有享受健康保險,在無法阻擋之下仍設置了“三限六不”的政策框架,對陸生實施公然的、違背正義的歧視政策。請問民進黨,你們有黨員到大陸若其他地區求學,是否也是佔了別人的資源?是否應對你們另眼看待?請問陸生的正義在哪?是誰剝奪了陸生應有的權利與正義?
可見,民進黨所謂的轉型正義並不是人類社會認知的社會正義,而是特指的,是民進黨自己定義的“正義”,主要是針對國民黨的。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所列主要內容與事項是有時間限制的,主要是針對國民黨在臺灣威權統治時期的,而不是我們普遍認知的正義,更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義,是民進黨政治鬥爭算計下的正義,也就不是正義,只能是政治鬥爭。
其一,就是進一步徹底清算國民黨,遏制國民黨重新再起的機會。民進黨重新執政後,企圖從歷史、政治與經濟上削弱國民黨發展的正當基礎與競爭力,徹底打跨國民黨。在歷史與政治上,繼續以“228事件”等“污名化”國民黨,讓國民黨負起歷史政治責任,背上沉重的政治包袱,永世不得翻身。在經濟上,通過制訂“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與“不當黨産處理條例”,以強制性的法律手段對國民黨所謂的“不當黨産”進行徹底追繳與清算,並有意將“所繳黨産”用於推動社會福利事業,以削弱國民黨的經濟基礎與社會基礎,進而崩解沒有了經濟依賴的國民黨地方派系與勢力。如此以來,國民黨未來發展將陷入更大危機,大大降低重新上臺執政的可能性,民進黨不再有強有力的政治競爭對手,為實現“綠營長期執政”創造條件。
其次是旨在全面推動“去中國化”與實現“臺灣國”建構。蔡英文大力推動“轉型正義”的政治改革,表面上是要“處理威權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不法行為與結果、還原歷史真相”,改變所謂的過去“不正義”問題,但實際上是在“威權萬惡論”、“中國萬惡論”與“獨立正當論”的“臺獨”思維下,要從歷史、文化、體制、制度等方面消除一切與“中國”相關的符號、象徵與印跡,切割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臍帶,實現從“中國主體性”到“臺灣主體性”、從“外來政權”到“本土政權”的徹底轉變,以達到全面“去中國化”的政治目的。這是民進黨另類“臺灣正名”舉動。
目前綠營“立委”提出“廢除孫中山遺像”、“僑委會”名稱正名、“臺僑取代華僑”、“中正勳章”改名及廢除“課綱微調方案”等諸多改革或修法提議,均是“去中國化”的“臺獨”舉動的具體表現。特別是民進黨“去中國化”的一些舉動,如蔡英文將10月7日“臺獨”分子鄭南榕自焚日定為“自由言論日”,“立法院”有意修法將“臺灣國護照貼紙”合法化等,均已具有“準法理臺獨”性質。如果按照蔡英文“去中國化”與“臺灣正名”的“臺灣國”建構步驟,預計數年之後臺灣社會的“中國印跡”或海峽兩岸的“中國象徵性連接”大幅弱化,臺灣將會逐步完成雖無“臺灣國”之名、卻有“臺灣國”之實的“臺灣獨立”建構工程,將對未來兩岸和平統一帶來巨大挑戰。
再次是樹立民進黨執政的歷史正當性,掌握政治發展的話語權。蔡英文將“轉型正義”列為上臺執政後“五大政治改革”的首要目標,除了上述兩大政治目的之外,還有意作為政治鬥爭的手段。一方面樹立民進黨執政的歷史正當性,塑造民進黨代表進步政治力量,是在進行政治改革與民主深化,從而掌握了臺灣政治改革與發展的話語權、主動權;另一方面將國民黨過去執政視為“不正義”甚至“非法”,將現在抵制與反抗“轉型正義”的國民黨塑造為“舊勢力”與“反改革勢力”,讓國民黨在臺灣政治發展進程中長期處於被動挨打地位,進而為未來民進黨執政政績不佳與逃避責任留下伏筆。
如此以來,民進黨的轉型正義如何能夠讓人民信服?如何能夠實現社會和解?只會製造更大的社會對立與仇恨。(王建民,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