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肯亞案臺灣反應過度
肯亞將45位涉及中國電信詐騙案的臺灣人遣送大陸,民進黨不斷批評並要求送回臺灣。前國民黨“立委”、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該案符合國際司法管轄正常程式,民進黨刻意“牽拖”製造兩岸敵意實不可取;臺灣的民眾應設身處地、以同理心去理解大陸受害者心理感受。
文章摘錄如下:
有關肯亞案,龐建國表示,簡單説,一是,肯亞當局處理的方式是一種司法管轄上的正常程式。
二是,大陸方面其實有善意的回應。
三是,臺灣社會上很多民眾都認為這些人應該得到適當的處罰,但以目前臺灣的司法體系處理情況來講,反而是大陸的司法體系比較可能對這些犯案者造成更大的警惕的作用。
四是,臺灣這邊有些人刻意用外交戰場的主權之爭來解釋這件事情,其實是一種要刻意製造事端的論述方式,他個人並不贊同;今天民進黨不斷批評,可是要問如果換到民進黨執政時要怎麼處理?
他指出,以臺灣的政治生態,碰到這種問題,民進黨會有一種固定的處理模式,就是一定要“牽拖”到兩岸之間的敵意、兩岸之間的主權之爭、會傷及臺灣的司法尊嚴,傷及臺灣外交上的尊嚴等等,但此事應該就事論事,以目前程式來看,大陸並沒有刻意凸顯外交作為,而是希望用司法程式、涉案者得到應有的司法懲罰,也就是從司法正義的角度看問題。
龐建國分析,肯亞案凸顯幾個問題,第一是,這些犯罪的人過去犯案、受害的對象都是在中國大陸,當時入境管道也是從中國大陸到肯亞,所以對肯亞當局來講,就是把這些人送回到當初他們入境的地方,這是從司法管轄的程式上來做處理,所以臺灣這方面有點反應過度,把它看成外交戰場的主權之爭,這是有點過度的推論。
第二是,大陸方面已經表示透過相關單位知會臺灣這邊的司法當局,歡迎臺灣方面循兩岸方面協商的渠道與大陸做協商處理,這表示大陸已經對臺灣有了一個善意的回應。
第三是,臺灣有些言論,尤其是綠營論述的方式,其實有一點想把“小事化大”的味道,這樣對解決問題並沒有真的幫助;再加上海峽兩岸對於這種詐欺犯、尤其電信詐欺的處罰刑責不一樣。過去的經驗也確實顯示這些詐欺犯在臺灣的司法體系裏並沒有得到一般民眾希望他們得到應有的處罰,這也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龐建國強調,臺灣當然希望大陸能注意到臺灣這邊的輿情,在這事情上有一個善意的處理,但同樣的臺灣的民眾也應設身處地、用一個同理心的角度去理解大陸受害者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