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祝捷:模糊的“維持現狀論”挑戰兩岸關係底線

2015-06-02 08: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近日針對兩岸關係提出所謂“維持現狀論”引發兩岸學者、媒體討論。華廣網1日刊載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博士生導師祝捷的文章分析指出,蔡英文模糊的“維持現狀論”挑戰兩岸關係底線,民進黨至今還未放棄表徵“維持現狀就是臺獨”的“臺灣前途決議文”,至今還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所謂的“維持現狀”,在民進黨看來,恐怕是“維持臺獨現狀”的意涵多一些。

  全文內容如下:

  從2008年起,兩岸議題成為民進黨最大的傷痛。“形勢一片大好”的2012年,由於兩岸議題上的致命傷,蔡英文“臺灣第一女總統”的夢又延續了4年。如何既能保持當年的“臺獨”“初心不改”,又能當上“好好女士”擺平各方,文案的策劃變得至關重要。於是,“維持現狀論”在蔡英文以候選人身份“訪美”的敏感時刻被拋了出來。“維持現狀論”看似比當年李登輝的“兩國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溫和了不少,但深究起來,依然沒有體現出民進黨回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軌道上的決心和誠意。

  何謂“兩岸關係現狀”?胡錦濤早在2005年3月4日的“四個決不”中就明確指出:“1949年以來,儘管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這就是兩岸關係的現狀。這不僅是我們的立場,也見之於臺灣現有的規定和文件。”所謂“兩岸關係現狀”,就是“兩岸一中”的現狀,就是“法理一中”,就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狀。這個道理是再明白不過的了,也是海峽兩岸和國際社會都已經認同的政治現實和公理。如是所言,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論,是否意味著民進黨已經承認了“兩岸一中”?遺憾的是,在民進黨的論述體系中,“兩岸現狀”大概是另一套理論體系。民進黨至今還未放棄表徵“維持現狀就是臺獨”的“臺灣前途決議文”,至今還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所謂的“維持現狀”,在民進黨看來,恐怕是“維持臺獨現狀”的意涵多一些。

  今天的蔡英文已經沒有當年李登輝、陳水扁的“政治魄力”,在臺灣民意和國際輿論的壓力下,民進黨也未見得敢於再次拋出“激進臺獨”的主張。“維持現狀論”因此也未必完全等同於過去的“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但是,“激進臺獨”未必有,“溫和臺獨”或阻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意思則未必沒有。民進黨2008年後“逢陸必反”的行為舉止不僅沒有消減,反而愈演愈烈,幾乎在所有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議題上,都要發聲作祟,都要施加干擾,都要“為反而反”。聽其言,觀其行,何況其言亦不確。民進黨經過2008年到2014年的“觸底反彈”,“自信心”恐怕早已爆棚。2016志在必得的蔡英文,更是開始敢於運用模糊話語挑戰兩岸關係的底線。

  有人或許會説,兩岸關係中本來就充滿著模糊啊!的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等表述,也都是兩岸在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模糊表述。但是這些表述的模糊性,是為了避免兩岸關係陷入空洞、抽象的概念之爭,是兩岸凝聚共識、求同存異的成果,是充滿大智慧、大眼界和大胸襟的表現,也是兩岸關係能夠獲得今天這樣絢爛成果的基礎與前提。“維持現狀”論的“模糊”則完全不然,暫且不論其中所包含的“維持現狀就是臺獨”,就是“‘維持現狀’是否意味著從此陷入‘深水區’不再自拔”,“兩岸協議從此打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步伐就此停在今時今刻”等問題,已經不是“維持現狀”這空洞、模糊的四個字能夠加以概括和回答得了的。

  對於民進黨,大陸方面向來是以最大誠意予以爭取。十八大報告指出:“對臺灣任何政黨,只要不主張‘臺獨’、認同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往、對話、合作”。2014年2月,習近平同志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提出:“我們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無論是誰,無論他之前做過什麼,只要他現在願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他。”這些都體現了大陸方面對於民進黨的最大善意、誠意和心意。民進黨內亦有有識之士認識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已經非一黨之力所能違逆,但其核心層依然視若無睹,反而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孟子云:“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民進黨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維持現狀論”使人看到的,不是一個試圖去解決問題的民進黨,反而是一個強詞奪理、欲説還羞的民進黨。這樣的民進黨,不僅求穩定、思安定的臺灣民眾不會滿意,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陸不會滿意,就是蔡英文這次去遊説的對象恐怕也不會太滿意!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兩岸“唯有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兩岸“心靈契合”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本所在。“以心相交”也好,“心靈契合”也罷,“交”與“合”都是雙方面而非單方的。面對大陸的善意、誠意與心意,意在臺灣發揮更大作為的民進黨和蔡英文,應當真正用心想一想,回歸民族大義,不再與全民族的意志和利益背道而馳。(祝捷,作者係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博士生導師)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